第(2/3)页 解决了蒜药的提纯和量产,保密成了当务之急。 蒜药是青石村的核心技术。 一旦配方和工艺泄露出去,不仅会断了村里的财路,还可能给曹德带来麻烦。 毕竟。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想了想,曹德开始给二人泼冷水。 大量制作之前,保密是第一要务。 “我是这么想的,为了以策万全,村里得建三个制药工坊,采取分级保密的方式,保证秘方不会外泄。” 外坊设在明处,由普通村民负责大蒜清洗,去皮,捣碎。 只知道是在为医馆制药准备原料,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 内坊建在工坊深处,用高墙围起来。 派保安队队员看守,接收外坊送来的粗蒜泥,进行静置反应和水蒸气蒸馏。 学徒只知道按流程操作,不明白深层原理。 最后的密坊,也就是核心车间,设在内坊最里面。 只有曹德,秦川,鲁源三人和他们的心腹能进。 负责把粗油进行溶剂萃取提纯,再和猪油,蜂蜡这些辅料配制成最终的金露和玉膏。 进出严格搜查。 绝不允许带任何东西出去。 鲁源开口附和道:“这个办法好,就算混进去奸细,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随后,鲁源毛遂自荐。 他来设计工坊布局。 外坊和内坊用围墙隔开,内坊和密坊之间设两道门。 守卫分别站岗互不干涉。 “另外我再做一套工具,分别是斗,升,勺,每个环节加多少蒜泥,多少水,多少辅料,就按几斗,几升,几勺来算,学徒只需要按固定的数量添加,不用知道为什么,这样就算有人想偷师,也不知道配方比例。” “好办法。” 曹德满面堆笑。 果真是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差点忘了。 标准化,流水线这套看似现代的玩意,古代就已经有了。 并且墨家还是此道高手。 “计量工具要做得特别一点,比如斗的容量,只有咱们自己知道,比普通斗小一些,这样就算别人看到,也不知道实际用量。” 秦川主动献策。 秦国统一度量衡以后,一斗为十升成了惯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