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没有丝毫的停顿,没有半点的磕绊。 陆从文脸上的怒气,渐渐凝固了。 他以前也是读书人,《孟子》自然知晓。 这一刻,他握着镰刀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是第一天认识他。 这……这是他的渊儿? 那个曾经被断定为没有读书天分的儿子?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一段背完,陆明渊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父亲。 田野里,只剩下风吹过稻浪的沙沙声。 陆从文的嘴唇翕动着,喉结上下滚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眼中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我前天晚上才把书给你……” “你,你就用了一天就都背熟了?” 他喃喃自语,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天。 “爹,您不信?” 陆明渊微微一笑,“您随便考。” “我……我考你……” 陆从文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努力地回想着自己为数不多的那点墨水。 想起了当初吴秀才教他时,反复强调的几个地方。 “那……那篇,讲‘五十步笑百步’的,后面是什么?” 他用尽全力,才问出这么一句。 陆明渊不假思索,朗声应道。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一字不差! 陆从文的心,狠狠地跳了一下。 他还不死心,或者说,他不敢相信这天大的喜悦是真的。 他又想了想,问道:“那……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面是怎么说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陆明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尤其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回荡,竟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哐当”一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