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陆明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堂屋里每一个人的耳中。 “堂哥在县学里,陈夫子可曾教过,何为‘孝’?” 陆明文一愣,没想到他会问出这么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下意识地挺直了胸膛,傲然道:“孝者,善事父母也。此乃蒙学便教的道理,何须夫子多言?” “说得好。” 陆明渊点了点头,继续询问道:“那敢问堂哥,若父母将亡,需以己身为药引方能救治,此时,是‘孝’大,还是‘生’大?” 陆明文的脸色瞬间变了,这个问题太过刁钻,也太过极端。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无论回答哪个,似乎都有悖圣人教诲。 不等他想出说辞,陆明渊的声音再次响起,不疾不徐,仿佛在讲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生’,是人之本能,如草木向阳,如飞鸟归林。但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草木禽兽,便在于除却本能之外,心中尚存有比‘生’更重之物。” “于我而言,父亲为我父,母亲为我母,他们予我性命,予我衣食。若有朝一日,需我舍生以全孝道,那‘孝’,便比‘生’更重。” “于将士而言,家国在后,百姓在后。若有朝一日,需他舍生以卫家国,那‘忠’,便比‘生’更重。” “于读书人而言,心中道理,人间公义,千古传承。若有朝一日,需我辈舍生以存大道,那‘义’,便比‘生’更重。” 他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满脸震惊的众人,最后落回到陆明文那张已经有些发白的脸上。 “故而,‘义’,并非虚无缥缈之物。它是孝,是忠,是读书人安身立命的道理,是这天地间应该长存的公道。” “当这公道与一己之私欲性命相冲突时,舍生,方能取义。这,便是我对夫子之问的解惑。” “堂哥,以为然否?” 一席话说完,整个堂屋落针可闻。 三婶赵氏和三叔陆从智,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了。 老太太陈氏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没有了怒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精光。 她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这个孙子。 他们陆家,真的要出两个读书种子? 不……陆明渊,似乎比陆明文,更像一块读书的料! 王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用手背死死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可那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她的儿子,她的渊儿,没有骗她! 他不仅背下了书,他还懂! 他以后也是读书人了,她以后回娘家,也能挺直脊梁了! 陆明文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精彩至极。 他本想用经义难题来羞辱对方,却不料反被对方上了一课。 这番道理,说得深入浅出,连他自己听了都觉得心中豁然开朗,竟是半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强烈的嫉妒与不甘,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内心。 “说得好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