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股高度集中的精神力如同潮水般退去,脑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站起身,将三本书册整齐地叠好,走到客厅门口,对着廊下的赵先生躬身一礼。 “先生,小子温习完了。” 廊下,赵先生闭着的眼睛倏然睁开,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愠。 一个时辰? 他以为这孩子至少要看到日上三竿。 就算是将背过的东西温习一遍,也断没有这么快的道理。 这般行径,不是天资过人,便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而他,更相信是后者。 “哦?” 赵先生的语气淡了几分,他缓缓起身,走回客厅,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 “这么快?你确定都记下了?” “是。”陆明渊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赵先生心中轻哼一声,也不多言,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三字经》。 他没有从“人之初”开始考,那是任何一个听过几句的孩子都能接上的。 他信手一翻,翻到书册中间,手指点在一个段落上,冷不丁地问道:“‘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后面是何句?” “回先生,后面是‘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陆明渊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赵先生一愣,这孩子反应好快。 他不动声色,又将书册翻到末尾,问道:“‘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前一句为何?” “前一句是‘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陆明渊依旧对答如流。 赵先生的呼吸,在这一刻微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他脸上的那一丝轻慢与审视,如同被风吹散的薄雾,悄然无踪。 他抬起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正视眼前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 那双眼睛,黑白分明,沉静如古井,没有半点孩童应有的狡黠或得意。 赵先生的心,莫名地跳快了几分。 他压下心中的惊异,又拿起那本《百家姓》,随意挑了几个僻静的姓氏提问。 陆明渊依旧是张口就来,没有丝毫错漏。 最后,是那本最考验记忆的《千字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何解?续其后句。” 赵先生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郑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