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郑润泽自信的点点头。 “有些想法了,不知道可用不可用!” “嗯,你大胆的说!” “一次性二十万人,对于咱们毕方城来说,确实是一场冲击,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大改革。” 肖战勇和朱子豪对视一眼,疑问出声。 “大改革?” “对,就是彻底改革咱们现有的生产队模式!” 此话一出,肖战勇和朱子豪都皱起了眉头。 “如今的管理制度非常顺畅,而且民众向心力也很强。还要怎么改革?” 郑润泽看着朱子豪,点点头认可道。 “咱们现在的制度是以军长当初给的大框架延伸出来的管理方式。 就目前的毕方城来说完全够用。 因为各层级管理都是忠于基地,忠于军长的人,所以思想干净,心思纯粹。 可想要迎接即将来临的二十万人,以及军长说的一年后的大逃亡来的难民。 现在就必须立刻改革现有的很多制度。” 看到朱子豪还想说什么,肖战勇就制止了他。 “老郑,继续说!” 郑润泽点点头,竖起三个手指,说道。 “其实大方向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积分制度和粮票制度的改革。 咱们现在的制度全都是建立在生产大队和生产小组协作共赢的基础上的。 可人口的暴涨,这种制度很快就会出现不公和矛盾点。 所以粮票制度和积分制度就需要大改,直接更新到货币制度。 当然,还是以粮票购买力为根基,彻底打破小组,生产队的模式,采用自由劳务的制度。” 说着话,郑润泽伸手指向前大营另一边的交易大厅的工地上。 “比如,交易大厅的工程,咱们可以给他分成无数个小工程模块儿。 由咱们管理层在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分管工程项目的拆分和招工。 然后每个小工程的人数报出来,配上相应的货币,进行招工。 这个部门的人在抽出相应负责人,进行审核和监工,有权利淘汰磨洋工的人。 让整个基地的工作活动起来。 每个人都能在工地里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洗好,选择自己适应的工作。 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项目,比如荒田开垦,居住区建设,城墙建设,禁区开路,水坝建设等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