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云龙山的茶摊上,这个时候的舆论刚开始反转。 姜忘觉得安全,就让梅婶和兰婶回来重新开摊了。 几张古朴的木制桌椅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亭子周围的空地上,现在已经坐满了游客。 远处传来游客的欢笑声和林间的鸟鸣声,交织成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省报记者李曼找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她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一样,点了一杯88的清津饮,然后悄悄观察着正在忙碌的兰婶和梅婶。 兰婶在给客人打茶的时候,嘴角总是带着一丝淳朴的微笑,动作麻利实在。 有位顾客不小心把茶弄倒了,兰婶不仅没有怪罪,反而递上纸巾,然后笑呵呵的重新续上了一杯,说:“慢慢喝,不着急。” 李曼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清冽的香气让她的精神一震。 她惊讶的看着手头的清津饮,第一次对陈教授报告里的含金量有了明确的感受。 不过她立刻想起来了她要做的事情,她走到吧台前,装作闲聊地问:“阿姨,生意真好啊,老板肯定赚了不少吧?” 兰婶一听,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脸上有一丝的骄傲:“姑娘,你可说错了。” 她擦了擦手,用认真的语气说:“那孩子心善着呢,这茶摊的钱,大部分都拿出来给乡里人看病。” “老板这么大方?茶摊看这生意,那一个月也得好多钱吧。” “那可不,不过我就看摊位的,这个事情陈校长比较熟。” 李曼记住了陈校长这几个字,下午就去了兴武乡武术学校。 她已经提前约好了时间,不过她早到了一会儿,这个时候操场上曾光栋正带着孩子训练。 李曼找到了曾光栋,提到了创办清津饮茶摊的年轻人。 曾光栋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有欣慰也有心疼。 他看着正在训练的孩子,变得格外柔和:“我这个师弟,其实自己都难。” “难?是指网络上的事吗?” “那算一桩。”曾光栋摇了摇头。 “你看……”他拿出手机,翻出一张转账记录的截图递给李曼。 李曼凑过去一看,那是一张五万元的转账截图,收款方正是兴武乡武术学校的对公账号,而转账的时间却是清津饮茶摊开业之前。 “这是我们那位师弟这几年在外面打拼攒下的积蓄。”曾光栋的声音低沉有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