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今日领了一班人来,就在玄戈司衙署外候着。 不知按照司内的规矩,他们是否也需要来点卯?” 陈远失笑:“是啊,好不容易来趟凤京,不进城逛逛岂不可惜。 点卯倒不必,有你这个上官就行了。 但按照规矩,名录还是需登记在册,以备查验。另外,”他神色严肃了些, “今日城里出了大事,吃饭喝酒找乐子都行,但切记管住嘴、看住腿,莫与人冲突,莫议论是非。” “是,大人放心,我必严厉告诫他们,那……这就让他们进来登记?” “去吧。” 李锷抱拳一礼,转身退出典厩署。 衙署外的巷角,一个胡麻饼摊子支在那里,炉火正旺。 新一炉饼子刚出炉,面香混合着炙烤芝麻的焦香,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勾得人肚里馋虫大作。 三十多名风尘仆仆的军汉,或蹲或站,正就着馄饨摊的碗勺,大口吃着胡麻饼。 见李锷出来,连忙站起。 “都尉!” “嗯,”李锷目光扫过一张张粗糙的脸庞,“都吃饱了?” “吃饱了!”众人低声应道,速度极快地将手中食物吞咽干净。 有人咂咂嘴,“要不怎么说凤京好呢,这馄饨汤都比北地的鲜亮。” 李锷没接话,只是缓缓环视一周,目光从每一张脸上认真划过。 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都准备好了吗?” 为首一名汉子重重点头:“都尉,弟兄们早就等着了。” “好。”李锷深吸一口气,“随我来!” 转身的刹那,他的视线与那胡麻饼摊的老板有过一瞬极短暂的相接。 对方手上揉面的动作未有丝毫停顿,只眼睫极轻微地向下一敛,几不可察。 李锷不再迟疑,领着这三十余名沉默的汉子,迈着沉重的步伐,径直走向玄戈司那森严的朱漆大门。 步履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竟透出一股近乎悲壮的决绝。 …… 皇宫深处,尚仪局尚仪俞静珩步履从容地走在一条僻静的宫道上。 此处靠近内廷库房,平日往来多是些低阶宫人与太监。 偶遇一队巡查的太监,为首的见她,忙躬身行礼:“俞尚仪。” 俞静珩神色淡然,微微颔首,语气如常: “奉旨,查验千秋节所用灯烛器皿是否妥帖,以免届时出了差池。” 她手中确也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像是账目清单。 太监们恭敬让路,目送她远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