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曾教授正在调试稀释制冷机的参数。 见她推门进来,他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却不容松懈: “书仪,来得正好。今早的噪声谱数据出来了,有几个异常峰值需要重点分析。” 她立刻放下包,熟练地套上白大褂。 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低频嗡鸣,以及液氦在管道中流动的细微声响。 “第十组数据在10mK以下的偏差尤其明显。”曾教授指着屏幕上的曲线,“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都超出了理论模型的预测范围。” 时书仪俯身仔细查看。 低温让她的指尖微微发凉,但眼神却格外专注: “这个频率区间的异常,会不会是马约拉纳费米子的信号?” “有可能。”曾教授赞许地点头,“但首先要排除仪器噪声的影响。你把约瑟夫森结的偏置电压重新校准一遍,我们再做一组对比实验。” 她动作利落地开始操作。 这是她大三就开始参与的前沿课题——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在暗物质探测中的应用。 作为物理系教授的女儿,她从小就在实验室里耳濡目染,但曾教授从不因此降低要求。 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要经过反复验证。 “新数据出来了。”三小时后,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噪声模型在极端低温下的系统性偏差,确实与拓扑超导体的特性有关。” 曾教授仔细核对着每一个参数,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这样的讨论持续了整个下午,直到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暮色。 “今天就到这里吧。”曾教授终于直起身,“你父亲要是知道你这么用功,一定会很欣慰。” 这句话让时书仪整理器材的动作微微一顿。 如果是原主,一定会觉得很累吧。 父亲的期待,让她连片刻的松懈都觉得是奢侈。 从实验室出来时,时书仪看了眼时间——六点整,她匆匆赶往食堂。 林星晚已经占好了位置,朝她挥手。 两个漂亮女生并肩坐在食堂靠窗的位置,成了一道风景线。 她们点了三道小炒:青椒肉丝、糖醋里脊和清炒西兰花,两荤一素。 这时候时书仪才有时间拿出手机看。 “啧。” 林星晚赶忙好奇凑了过来。 “我看看,我看看。” 时书仪拿着手机,林星晚已经主动用两个指尖放大腹肌图片了。 “牛逼,有料,你将获得稳稳的幸福。” 时书仪无奈地瞥她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