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未必不能改天换地-《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第(2/3)页

    几乎是在李平安的话语出口的瞬间,他就感受到了那股不含丝毫掩饰的不屑。

    手掌轻抚胸口,赵高在一时间居然对女帝的境遇产生了几分感同身受:

    遇到这种不知进退又不好轻易做掉的泥腿子,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朕可以下旨洗清李欣悦‘文贼’之名,但道歉……”

    就在赵高还打算继续争辩几句的时候,女帝的声音突然响起:

    “无论是朕还是赵滢,都不可能!”

    目光落到李平安的身上,女帝态度坚决:

    “本次殿试,本就是满朝文武共同商议决定的结果,若你执意认为李欣悦遭受屈辱,那便想办法用其他的手段来证明吧。”

    “太祖皇帝留下的情分,可不足以让朕为你颠倒黑白。”

    话语说到如此程度,女帝基本上已经等于和李平安彻底撕破了脸皮:

    要么,拿出证据证明李欣悦的文章是被赵滢盗取,从而讨得公道,要么……老老实实接受现实,朕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让步。

    “陛下,此事……”

    “王将军,请注意你的身份!”

    在赵氏妇女略显嘲讽的眼神中,王振山刚要开口,便被女帝猛地挥手打断了口中的话语:

    “身为武将,只要征战沙场即可,其他的朝堂大事,自有我朝文官负责。”

    大虞建国之初,莫说文武,便是寻常百姓也可在街头商议国事,若能言之有理得朝堂认可。

    然而今朝终究非昨日,自从女帝登基以来,莫说寻常百姓,便是当朝国公,只要是武将,那便不得妄议朝政。

    甚至……就连将军在外征战,都要随军携带文官作为监督、受其钳制。

    按照女帝的描述,武将杀戮过多,性格急躁,容易因一时冲动酿成大错,所以为了大虞的安稳,必须对其进行限制。

    而随着女帝的话语出口,王振山的表情也变得尴尬了起来:

    如今大虞武将的身份极其尴尬,他能在此次事件中帮助李平安周旋如此之久,已经是沾了大破匈奴的光,若是继续纠缠的话,恐怕连整个国公府都要受到牵连。

    “陛下言之有理。”

    就在王振山考虑着该如何开口的时候,一旁李平安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既然当日殿试乃是朝堂诸公共同商议的结果,那自然不能因一场比试就轻易翻案。”

    “今日能够洗清欣悦‘文贼’之名,已是邀天之幸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