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作为一款二战时期常用的手雷,它也配备了多钟延迟引信。 通常情况下蓝色代表延迟4.5秒,红色代表延迟1秒,灰色代表即时发火。 “5。” “4。” “3。” “2。” “1。” 沈飞在心中默数五秒,而后迅速将两枚手雷向着楼上丢了出去。 啪..啪.. 两枚M39进攻性手榴弹,磕到拐角的墙壁,而后吃两库反弹,最终以一种近乎于诡异的角度,来到藏身在拐角黑帮成员的脚下。 “手雷!” “快跑...有手雷...” “跑啊!” 黑帮成员一下子懵了,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两枚手雷究竟是怎么丢出来的? 不到一秒的引爆时间,已经让他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轰———— 轰—————— 巨大的爆炸声音响起,上千枚弹片向四周爆射,形成足有三米的绞杀地带。 铺天盖地的灰尘,弥漫在楼道口。 这么近距离爆炸,沈飞的脑海里却并没有响起任何系统抽奖的提示音。 人类太狠了, 对于追求击杀而言,进攻性手雷在战场上最大的作用是击残。 弹片刺入身体里,甚至是炸断胳膊跟腿,但却不会让人短时间丧命。 这样一来, 能极大增加敌人的救护成本,以及照看成本。 通常情况下, 保证一名伤员从战场上撤退,要消耗两个有生力量。 后续的治疗费用,更是天价。 而那些残疾军人回国后,也能增强平民对于战争的恐惧,甚至足以让新兵不敢走上战场。 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原理。 这种击伤而非一击毙命的思路,也逐渐应用在子弹的设计当中。 2000年以后, 除了民间射击领域,还有多少部队在使用全威力弹? 极少极少。 趁着烟雾还没消散,沈飞脚尖一挑,将一把散落在地上的AK-47抓在手里。 打开弹匣检查弹药,重新上膛一气呵成... 做完这些必要操作, 沈飞毫不迟疑的向着楼上冲去,借着灰尘没有消散的机会,开枪解决掉地上痛苦哀嚎的黑帮成员。 这一次,系统的抽奖提示音再次响起。 沈飞选择抽奖的同时,一路向上杀,不一会就冲到了五楼。 单人CQB搜房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一方面是受攻面太大,你不可能同时兼顾360度所有的死角。 只能尽可能扩大己方优势,缩小敌人的射击角度。 这需要很多专业技巧, 不说别的, 光是一个攻门切饼,就有着很多的学问。 目的是尽快从视觉上清除房间内的任何威胁,并尽可能将这些威胁在房间外清除。 在执行切派时,要尽可能快地移动,保持武器指向相对稳。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 是会牺牲射击精度! 没办法, CQB就是锱铢必较,有得必有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