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星遥,你这话可就不对了!” 凌皓当即反驳:“是老六自己要跟我们闲扯的,怎么就变成我们去故意拖延时间了呢!” “再说,以他的水平,我们需要这样吗?” “就是!刚才那一场不过是六殿下侥幸而已,还真把六殿下当成是读书人了?” “读书人?读书人又怎么会被逐出国子监的?” “明明就是自身才华不行,却非得去怪别人,真是令人可笑。” “……” 赵星遥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引来了众多儒生的集体攻击。 他们其实一部分早已投靠了凌尊,还有一部分则是想投入凌尊门下,毕竟放眼大景整个皇室,也唯有凌尊这个二皇子是称得上真正的如日中天。 只要成为凌尊的门客,自然也就意味着平步青云了。 “你们嘲笑别人之前,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 一直不怎么开口的慕云昭突然开口。 众人顿时一愣,旋即扭头看去,竟皆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只见凌风那边,竟已经写完了整首诗,正趴在桌面上吹干墨迹,模样着实滑稽。 不少人本来想要发笑,却发现自己身边同伴此刻却都眼神直愣愣地盯着凌风刚写的那首诗。 他们的脸上,满是震撼和不可置信,有的人甚至下意识地摇起了头,显然一副不愿意相信的样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铁真终不还。” 有人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四周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一名大儒迅速挤开人群,情绪激动地道:“千古绝句!千古绝句啊!” “此诗一出,其他所有的战场诗已然成了笑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铁真终不还!此诗不仅生动描写出了战场的残酷,而且也表达出了诗人对于收服国家失地的那种悲壮决心。” “这到底要经历多少场战役,才能让坚固的黄金甲被战场的黄沙磨穿?单单这半句,便已然胜过了其他无数的战场诗。” 说话的是一名诗坛大家,此人年轻时曾从军,因此最擅战场诗。 可眼下,这位诗坛大家颤抖的轻轻将凌风的那首诗捧在了手心,如获至宝,老泪纵横。 “陛下,末将向来就是个粗鄙的武夫,一向看不起这些读书人。.” “可今日六殿下的这一首诗,却是让末将忍不住想要落泪。” “当年末将奉旨镇守边关,若有此诗激励,纵然是战死,也不愿意轻易回京。” 一名军中老将不由得唏嘘感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