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沐瑶的话语,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本就波涛汹涌的人心湖海。 人群骚动起来,愤怒的低吼声此起彼伏。 “没错!给我们一个解释!” “沐渊亭是国贼!你为什么要放过他!” “我们死了那么多兄弟,不是为了看你跟匪首和谈的!” 沐瑶安静地等待着。 等待着所有的喧嚣,达到顶峰。 然后,她才再次开口,声音不大,却精准地压过了所有杂音。 “关于沐渊亭的背叛,我没什么好解释的。” 一句话,让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没什么好解释的? 这是什么回答? “这一路走来,我经历过很多次背叛。” 沐瑶的视线缓缓扫过下方那一张张错愕的脸。 “我的丈夫,为了他的白月光,想让我去死。” “我一手提拔的将军,为了旧日的忠诚,与我兵戎相见。” “现在,轮到了我的兄长。” 她轻轻笑了一下,那笑意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令人心底发寒的漠然。 “习惯了。” “他的背叛,于我而言,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这个共和国,不会因为少了一个沐渊亭,就停止运转。” 轰!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这番言论,比背叛本身,更让人无法接受。 冷血!无情! 自己的亲哥哥,在她口中,竟然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至于停战……” 沐瑶没有理会下方的哗然,自顾自地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组织语言。 但实际上,她只是在享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打赢这场仗,彻底消灭陈庆之和他的军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代价? 打仗不就是为了胜利吗?谈什么代价? “我来替你们算一笔账。” 沐瑶竖起一根手指。 “相箕山一战,我们阵亡三千六百人,伤八千。而我们,仅仅歼灭了敌军一万余人,俘虏五万余人。” “俘虏的这五万余人,还是陈庆之刻意为之,为了渗透进我部内部,故意放出来的俘虏。” “北境十六州,地势复杂,民风彪悍。陈庆之已经把那里经营成了一个铁桶。” “想要彻底收复,我和将军们推演过,我们至少需要付出一百万人的伤亡。” 一百万! 这个数字,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一百万条鲜活的生命,一百万个破碎的家庭。” “然后呢?” “我们能得到什么?” 沐瑶再次发问。 “得到一个被打得稀巴烂的,贫穷落后的北境?” “得到数千万嗷嗷待哺,需要我们用粮食去养活的灾民?” “得到一片需要我们投入无数金钱和人力,花上十年,二十年,才能勉强恢复元气的废墟?” 她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重锤,砸在人们的心上。 那些原本被仇恨和激情冲昏的头脑,开始被迫冷静下来,跟着她的逻辑去思考。 “在场的,应该有不少商人。” 沐瑶的视线,精准地落在了人群前排,那些衣着光鲜的商贾身上。 “你们最懂,什么叫生意。” “现在,我告诉你们,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付出一百万人的代价,去收复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商人们面面相觑,脸上的愤怒,渐渐被一种惊疑不定的思索所取代。 他们是商人,他们天生对数字敏感。 当沐瑶将一场关乎国家荣誉的战争,赤裸裸地拆解成一笔可以计算收益与亏损的生意时,他们本能地感到了荒谬。 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无法反驳。 “所以,我停战了。” 沐瑶给出了她的结论。 “我不做赔本的买卖。” “那……那难道就这么算了?北境的失地,就不要了?”一个官员忍不住大声质问。 “谁说不要了?” 沐瑶反问。 “我只是换了一种更划算的方式而已。” 她再次看向那些商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经此一役,陈庆之必然已经认清了他和我们之间的差距。” “这个差距,不是兵力,而是工业,是制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