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几行字落下,三个平静的湖面被巨石砸入,滔天巨浪涌起! 洪武朝。 朱元璋刚从“联合国”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看到这行字,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 没有木正居? 他下意识回想起天幕之前提起过的种种。 若是没有他,大明会怎样? 后世之人那句“国祚减寿两百年”的戏言,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 另一方时空,永乐十九年,北平,皇宫。 “第五次了!” “漠北的鞑子,又聚起来了!阿鲁台那厮,以为朕老了,提不动刀了?” 身着一身常服龙袍,已显老态却依旧威势不减的老年朱棣,正吹胡子瞪眼地盯着跪在下方的三个人。 为首的,是身形臃肿的太子朱高炽。他低着头,一副“您说您的,我听我的”的模样。 他身后,则是身材高大,一身悍匪之气的汉王朱高煦,以及眼神飘忽的赵王朱高燧。 “爹,国库真没钱了。” 朱高炽一脸苦相:“前几次北伐,掏空了家底。下西洋又是无底洞。编纂《永乐大典》,更是耗费无数。” “如今四海升平,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再打,真的打不动了。” “大哥!你这说的什么屁话!” 在他身后,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两兄弟,则是一个劲地给大哥使眼色。 “大哥,话不能这么说!”汉王朱高煦急了,“鞑靼屡犯我大明边境,不打,难道留着他们过年?钱的事,再想想办法嘛!” “就是就是,”赵王朱高燧也跟着帮腔,“父皇御驾亲征,乃是扬我大明国威!区区钱粮,岂能成为阻碍!” “你们俩站着说话不腰疼!”朱高炽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户部不归你们管,你们当然说得轻松! “你们知道为了填上北伐的窟窿,我连觉都睡不着吗?头发都掉了多少根!” 他说着,还煞有其事地摸了摸自己那本就不算浓密的头发。 龙椅上,朱棣看着这三个活宝儿子,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几个月,为了北伐的军费问题,他跟这个大儿子已经吵了不下八百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