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嗯?” 朱元璋和朱棣,在各自的时空,同时皱起了眉头。 咱收的税,还算重的?咱已经尽可能地与民休息了啊! 【这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是个倒霉蛋,属于是越帮越忙的典型。】 【俗话说得好,牌本来就不好,他还打得稀烂。】 【他哥天启皇帝朱由校,自己当木匠,把朝政丢给魏忠贤。 魏忠贤虽然是个大奸臣,但有一说一,他搞钱是真有一手,知道从江南那帮富得流油的士大夫和商人手里收税。】 【结果崇祯一上台,就把魏忠贤给砍了,以示自己拨乱反正的决心。】 【结果呢?没人能压得住东林党那帮“君子”了。这帮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谈到交税,就哭爹喊娘,说什么“与民争利”。】 【国库空得能跑老鼠,他只能加征“三饷”,把负担全压在最底层的农民身上。】 【结果就是,农民活不下去了,纷纷揭竿而起。李自成、张献忠,就是这么来的。】 【他自己呢,还特别勤政,天天不睡觉,批奏折批到天亮,结果越努力,国家越乱。纯纯的“勤政的亡国之君”。】 天幕的分析,让众人都沉默了。 天灾、党争、财政崩溃、外敌入侵…… 每一个,都是足以致命的顽疾。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谁让他摊上了那么个不靠谱的祖宗。】 【没错,就是洪武爷!他当年定下的那个供养藩王的制度,到了明末,简直成了国家的催命符!】 【据不完全统计,到了明末,朱家宗室的人口,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交税,全靠朝廷养着。每年,大明国库将近一半的收入,都用来养这帮猪了!】 【大明朝,要用剩下那一半的钱,去赈灾、去打仗、去给百官发工资……这怎么可能撑得住?】 【这个制度,在初期确实起到了巩固皇权的作用。】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老朱家的子孙,那是几何倍数地增长啊!到明末的时候,有封号的朱家宗亲,得有几十万号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