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崇祯殉国,确实为大明挽回了最后的体面。】 【他用一根绳子,守住了华夏君王最后的风骨,也为自己那充满争议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足够悲壮的句号。】 天幕上的评论区,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活跃起来,只是这一次的语气,充满了无奈与调侃。 【实话实说,就崇祯末年那个烂到根子里的局,别说崇祯自己了,就是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打包空投过去,估计也得傻眼。】 【如果是崇祯初期或许还有可能,如果是中后期的话,那还是直接投了,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哈哈,此话在理!祖龙过去,一看国库,‘朕的钱呢?’,再一看朝堂,‘朕的臣子呢?’ 最后一看边关,‘朕的长城……草,怎么自己先塌了?’怕不是当场就要再修一次阿房宫压压惊。】 【明末那帮东林党,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比你还会讲! 你跟他们谈理想?他们满嘴都是仁义道德!一谈到交税,就集体装死。二凤怕是连开个贞观之治的头都难。】 【所以说,王朝末年,神仙难救。 那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都烂透了。想从内部修补?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番话,让几个时空的大明君臣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本以为,只要有英明的君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可现在看来,当一艘船的每一块木板都开始腐朽时,再高明的船长,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沉没。 然而,就在此时,一条评论,却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假设。 【等等!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别人不行,但有一个人,或许……真的可以!】 【谁?】 【洪武大帝,朱元璋!】 此言一出,所有时空的老朱家人,齐齐一愣。 尤其是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本人,更是眉头一挑,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咱? 没错,就是咱! 咱当年能从一个要饭的乞丐,一路打到南京称帝,还有什么事是咱办不到的? 不就是个烂摊子吗?咱收拾的烂摊子还少吗?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