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等到总算把妹妹哄走了以后,梅原千矢这才重新躺回床上,望着屋内的天花板,内心有些焦虑。 她自言自语道:“创作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小说是不可能的,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一部分人喜欢的程度越深,另一部分人讨厌的程度也就会越深......” “成为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不可能的......就现在的我......” 尽管已经下定决心,要拿出一个更有表达欲,更加倾注心力的文库版小说。 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她却有点不知道该表达些什么了。 说到底,自己...... 有什么可表达的呢? 作家在小说中倾注的思想,往往和自己在创作时的经历、想法,有直接的相关。 在写《八州》《凤族》的时候,自己才刚刚出道不久。 那时的自己,拥有最充沛的灵感以及最多的少年意气。 身为年轻人的活力,青春,以及对故事的灵感,全部都以这样的方式倾注在了小说里。 那时的她,总是想以最好的方式,把自己内心认为的震撼人心的故事表达给作者。 这些故事也许不会那么贴合读者的口味。 也许会让读者说“你写这段不是纯纯恶心人”。 但是毫无疑问的,自己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撼。 用自己的文字...... 用自己的情感。 可时至今日呢? 自己是否还有能够朝故事中输出自己情感的能力呢? 少年意气? 青春?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抱歉,这种东西,早就没有了。 在一年又一年的稿费进账中。 在那些被称作“现实”的事物的磨损中。 那个可以被称作少年的“仁慈”,已经变得腐烂、发臭。 这也是为什么她始终无法创作出《凤族》第四卷...... 花有重开日,但人无再少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