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黄主任技术出身,为人严肃,看起来不好相处,但实际上,这样人,直肠子,有事直来直往,办事更是风风火火。 没等陈卫东回答,他就大步离开。 李师傅:“大学生,来帮个忙!” “哎!” “大学生,好好学,机车跑的快不快,全靠我们机修人。” 陈卫东的小发明,让他快速和检修车间打成一片,接下来,他跟着检修车间的工人们开始维修和学习蒸汽火车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蒸汽机车的检修工艺线条粗,使用游标卡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mm,就跟高级了。 实际的操作更为粗放,通常是大锤,二锤,扁铲,撬棍,解决问题。 测量工具用的是内外卡钳和钢板尺,测量一个部件,先用钳卡完了,再去对钢板尺,准确性核查。 一人一个手感,同一个部件,不同任何测量,往往出现多个读数。 大家伙都习惯了,横竖,这东西抗造。 工作小半天,陈卫东手指缝里都是黑泥,身上总是跟烟熏过一样,工作装就跟油包一样。 陈卫东第一次检修的机车是,第一批和平型蒸汽机车,也就是后来的前进型。 这一批机车,普遍有锅炉效率不高、蒸发量不足、高负荷运行时汽水供应困难等缺点,影响了机车牵引效能的发挥。 也是出故障几率最多的一批车型。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的设计中移植了当时毛熊蒸汽机车的设计理论和结构形式。 尽管这些理论和结构在毛熊是行之有效的,但其证明不完全适合新国家的国情。 其实要改进很简单,陈卫东前世就了解过:首先,按加大锅胴直径,增加燃烧室的方案,进行了改进设计。 这一方向,主要是锅炉的改造。 改进后机型,陈卫东有把握让它成为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的蒸汽机车。 其次,就是对汽缸机车进行技术改造。这是综合性改造,包括汽缸增加乏汽稳压室,加粗、加快过热管,改装扁烟筒,小烟管增加变阻节流器,加装粘着重量增加器自动控制装置等。改进后的机车预计总效率由8.42%又进一步有所提高。 新型机车的节煤率可望达到30%。 只是,这不是一个小工程,而且,现在,还没人提出前进型机车的问题,陈卫东想要改进,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契机。 这年代,反敌特不是开玩笑的,要是陈卫东拿出的技术或者理论在新国家没见过,分分钟会被请去喝茶。 陈卫东走在走行板上,不停检修,一边顺便看着这一台前进型机车的问题。 也是陈卫东毕业时间点尴尬。 新国家对蒸汽机的研究,日益完善。 陈卫东记得明年,尼德兰明年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宣布退役,世界开启了内燃机时代。 新国家将会开启研究内燃机的进程。 换句话说,就是陈卫东毕业的时间点,正好在新旧时代的交界处。 偏偏,这半年,对陈卫东来说,还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那就从蒸汽机车开始进步。 要改进技术第一步,需要有完整的前进型图纸,这东西难不倒他。 “大学生,大学生!” 陈卫东正在蒸汽机车走行板上,按照李师傅的分配,检修前进型机车的锅炉顶部安全阀、风笛,以及司机室内的压力表、大闸和小闸。 别说身上油污,就连脸上都是油污。 黄主任看着原本白皙的大学生,变成油包,眼神波动,却并未多说什么。 陈卫东从走行板上下来:“黄主任。” “怎么还没下班?别人都去吃饭了。” 陈卫东:“没有注意时间,再说,还剩下最后一点了,今天忙完,就可以提前完成任务,提高检修效率。” “好,” “这是你研究闸瓦提手的奖品,待会吃饭的时候,还会有广播表扬,大学生,可以啊,一来就能上广播。” “大学生这是开门红啊,比他来的早的几个大学生,可没有这么聪明,今年咱检修车间可是得了个宝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