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先生就像是天上月,水中浮萍如何能追上天上月呢?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要脚踏实地,积极向上。 淑绣姐说的对,不光要脚步跟上先生,思想也要追上先生。 “淑绣姐,人生最苦,是求而不得,我能有一条路追寻先生脚步,这算什么苦?” 这一刻的田招娣在闪闪发光,她像是一只毛毛虫,在努力让自己蜕变成蝶。 与此同时,陈卫东打量坐着的卡车,这一辆是嘎斯51,车身上有很多坑坑洼洼,还有黑色被火熏烤过的痕迹。 旁边工人笑着说:“大学生,好奇这卡车吗?这可是在半岛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卡车,当时我军的给养,武器弹药等装备都靠着这卡车运送的。” 陈卫东了然,怪不得这么多弹坑,他看向前方司机:“现在考驾照好考吗?” 男人到任何年代,都喜欢掌控方向盘的感觉,别管什么方向盘,别管什么车,见到了手痒就想上。 “考驾照?这可不容易,首先第一步身份审查,政审合格,这只是第一步,还得有单位开的介绍信,也就说,有单位的人才能报,个人想学,门儿都没有。 有了报考资格,要先跟着师父的车半年,这半年就是真正的小徒弟,要背劈柴,车不防冻啊,冬天早晨热车需要火烤的。烤汽车油,擦车,还有冬天摇车,半大小伙子都摇不动,就需要站在保险杠上用脚踩下去,再下去用手扳上来,摇够了,擦够了,才让你摸车,也就是抓几把方向盘。 这才有资格学理论,汽车机械原理,对车辆维修保养,理论知识要八十分通过,学习倒桩,上路,然后进行路考。 修车这门道也不少,得会三级保养中的一级保养,会排除故障,像是换汽缸垫,半轴清洗,换机油都是自己干。 不过考上也值得了,车轱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出去走到哪儿都是香饽饽。” 陈卫东心中感叹,这个年代,好像所有职业的含金量都很高,就驾驶员来说,这个年代,会修车,懂车,到后世,多少人考完驾照,打开引擎盖90%都不认识什么。 而且,现在是1957年,驾考不是最严格的,陈卫东记得,等到了六十年代,还会增加政治和数学等科目。 说话之间,陈卫东已经跟着嘎斯进了医院,二十个人,也就几个是A型血,好多人都是记错了,或者压根不知道什么血型,一腔热血跟着过来。 一人输血200毫升,但是还不够,里面的英雄还是命悬一线。 胡队长双眸通红:“大夫求求你,想想办法,再想想办法!” “血还是不够,现在关键,是找到更多的献血者!” 陈卫东:“我们不能重复献血吗?” “最多可以四百毫升,但是,就你们的体重和体检状况来说,不建议献血四百毫升。” 这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多数人营养不良。 胡队长:“我听说,你们医院都有血头的,让他带人应该很快吧?” (血头是负责拉人头,去医院卖血的,一般一个血头负责几个村子,或者一个片区) “血头都是定期来医院,不到日子,就算找到人,一来一回,病人等不及。” “你们想想办法。” 胡队长此时已经濒临崩溃,其余的符合血型的几位工人也都着急团团转。 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着急,这个年代的感情非常淳朴,尤其在里面躺着的还是铁路英雄。 陈卫东冷静下来:“胡队长,医院人不少,我们挨着去问,总能找到几个A型血,一定能够的。” 胡队长像是有了主心骨:“对,卫东同志,这里我走不开,就靠你了。 这次敌特落网,有没有同党还不清楚,不是可信的人,不要说明是抓敌特的。” 陈卫东点点头,“我明白!老四,咱几个分工,有在楼里的,有去医院外面的。” “好!” 在这里就体现陈卫东做事稳健的性格,他有条不紊将二十多个人分成了四组,有人在医院门口,有人去楼上专门找大夫,有人在走廊负责病人家属。 大家伙不自觉的信服这名稳健的大学生,快速行动起来。 “名望值+121,名望值+132,名望值+123.....”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