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新国家要传真,就必须使用的是摩尔斯电码通讯,先把汉字编写成4个阿拉伯数字,再按点划码用电键手工发出,接收端收到点划码后,再转成阿拉伯数字,译成汉字。过程非常的繁琐。 洪副总工云淡风轻地说:“是我们研究所一位年轻技术员,在氟材料上一点点浅见,既然你们成果出了,那这份关于氟塑料的资料就不重要了。 你就给我个数,能匀给我多少氟材料,做阀门。” 高工瞪眼:“做阀门?你可知道,氟材料对咱的国防军工多重要?你竟然要做阀门?再说,你们那边技术员研究氟材料?你开玩笑呢?你们有实验室吗?” 不客气的说,就算有成果,也得先紧着战机,未来的大蘑菇用。 “高工,资料翻译好了。” 高工接过资料,开始看起来,关于氟塑料的研究,陈卫东写的不多,多是研究方向: “氟橡胶研究方向:两条氟橡胶的合成路线....” “氟聚合物的研究,以试制PTFE为起点,采用F22制备出聚四氟乙烯的几点方向。” “.....” 高工看着手中的资料,沉默了。 好几个方向是他正在进行的,还有是他刚有眉目,但是不确定能不能行的,还有他没有想到,但一看就可行的研究思路。 按照这几条研究方向,PTFE塑料王说不准就可以投入生产。 要是陈卫东知道,光靠着他的思路,就能让高工抽丝剥茧,找到研究方向,甚至推演出结果,肯定得吓一跳, 但实际上,这都是正常的,永远不要小看这个年代人们的研发能力。 毛熊很多图纸设备,都是组织新国家不那么专业的人去参观,不让看图纸不让摸,新国家科研人员硬是看了好几天,回来硬是啃出一样的。 这样的事情可不在少数。 “高工,高工,高工你还在吗?” 高工拿起手中电话,声音温和了许多:“洪副总工,跟你商量件事,氟材料,只要我这边出了成品,你要多少我给多少。” 洪副总工冷笑:“条件呢?” 高工:“我要这名技术员。” “你做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