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江湾失守后,85军指挥部已迁至大场镇内。 临近傍晚,彭善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大场,还未靠近,便听见四周枪炮声激烈。他不敢耽搁,径直来到林晏的38师指挥部。 “林兄,战线还撑得住吗?”彭善将军帽往桌上一搁,摘去白手套,快步走到悬挂作战地图的墙边。 “军座,目前尚能稳住。”林晏倒了一杯水递给彭善。 彭善接过喝了一口,喘了口气,手指在地图上大场周围画了个圈:“大场三面被围,死守已无意义。委座已下令各部今晚起有序撤往沪市西郊,重新布防。” 他指向一处位置:“陈司令命我们来此与18军会合。” “眼下鬼子进攻大场的兵力大约有多少?”彭善又问。 林晏上前几步,依次点向地图:“东、西、北三面,目前各有一个旅团在进攻。” 彭善沉吟不语。 一个满编鬼子旅团约八千人,虽经连日作战未必满员,但平均每部六千人是有的。 38师现有一万多人,加上昨夜收拢的溃兵,若不计代价,确实还能抵挡这两万鬼子一阵。 但38师是他85军的根基,岂能白白消耗在这种已无战略价值的阵地上? “鬼子刚拿下走马塘,眼下正在休整。等到明天,他们必会试图切断我军退路。” 彭善语气转沉:“兵贵神速,不能再拖了。” “你今晚安排一个营死守大场,尽量拖到明早再视情况撤离,为主力争取时间,”他下令道, “我们即刻准备,今夜十二点整,主力准时撤离大场,经闸北转进沪市西郊。” “军座,闸北由谁来守?”林晏问道。 彭善低笑两声:“委座已命88师死守闸北至月底。”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九国会议在即,委座要留一支部队打给租界洋人看。” “今晚就全线撤退到西郊吗?”林晏皱眉,“沪市部队众多,许多单位可能还没接到命令。这乱哄哄的,必然引发混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