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兄,你先回师部安排布防,我即刻去找罗司令商议对策。”彭善拍了拍林晏肩膀,匆匆离去。 今天白天的时候,太湖北岸的鬼子猛攻锡澄线。 然而江阴要塞配备数门火炮,其中还有德制88毫米炮及各种永备工事,加之驻防的18军第11师、中央军87师与其他地方军协同抵抗,鬼子进展艰难。 罗英分析,只要太湖南岸鬼子不迂回包抄,锡澄线至少可坚守两周。 但是他也没想到鬼子的进军速度竟如此迅猛,夏国守军溃败的速度更是远超预期。 此时陈司令已提前移驻江城,正指挥各部在皖省至湖北一线布防。 罗英致电请求增援,却被陈司令当场回绝。 “现在不管派哪支部队去支援,都来不及了,只会让他们白白送死。”陈司令语气沉重,略作停顿后指示道: “锡澄线尽量坚守,能守多久是多久。一旦常州接敌,锡澄线守军可视情况撤往常州,由85军在常州收拢溃兵,就地固守。” “若实在守不住,留一部断后,主力向金陵转移。” 陈司令也并无良策。 鬼子进军太快,即便此刻从皖省调兵,等部队赶到金陵,再驰援常州,早已人困马乏,难以形成有效战力。 加之金陵本就不计划死守,此时增援,不过是徒耗兵力。 彭善急匆匆赶回军部,将消息告诉了林晏。 林晏思来想去,最后将71旅调往常州南侧,协助33师和39师防守南侧敌人。 71旅的两个主力团就不说了,都是老兵,就连那个补充兵团也参加了多次战斗,里面掺杂着一半的系统兵,战斗力也并不比寻常中央军弱。 配合上33师和39师,应该勉强也能挡住五万鬼子,毕竟鬼子侧翼的广德没有打下来,绝不可能全兵出击。 应该还是寻常战术,先炮击,后派数个步兵联队轮番强攻。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得赶紧把金陵附近的老百姓疏散出去。 “军座,金陵那边的百姓撤得怎么样了?”想到这里,他给军部打了个电话。 “我帮你问问。” 没过多久,彭善回了电话:“刚帮你打听了一下,有钱的差不多都走光了。” “但船票太贵,不少老百姓正往南边皖省那边撤。城里估摸着还剩一大半人,大概四五十万。” “金陵政府没组织疏散吗?”林晏皱着眉头。 “金陵市政?那帮当官的早溜了,”彭善笑了一声,“这会儿怕是都在武汉搂着……” 话到一半,他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刹住了话头,语气有些不自然地转开:“咳,你来军部一趟吧,当面说。” 师部和军部离得不远。 虽然已是深夜,城里却并不平静。 不少民宅还亮着灯,隐约能听见收拾行李,低声说话的声音,市民们正匆忙打点家当,准备逃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