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后勤保障上了轨道,内部管理初步理顺。 苏瑾又将工作重心投入到新品开发上。 这才是决定染坊存亡的关键。 她打开资料库,检查了已经解锁的技术资料,决定建立一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锦华色系。 正在思索什么时候开始创新。销售孙掌柜这天的销售日志上汇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世子三日之约染出来的那几个色系的布,前有孙掌柜营销,后有世子全部买走,在市场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孙掌柜抓住机会,凭借多少年销售经验,成功说动了几家主打高端客户布庄的掌柜。 拿到了第一批正式订单。 “三小姐” 饶是孙掌柜干销售多年,还是难演示兴奋与激动。 他把订单整理了一下,一共两百匹,送到苏瑾面前。 “这些订单,点名要暮山紫和秋香绿两种细棉布,总量两百匹,十日后要货!” 一共五笔订单两百匹布。 苏瑾马上召集胡管事和赵师傅过来。 两百匹?十日内! 胡管事眉头紧锁。 “两百匹……时间太紧了!新色工艺尚未完全稳定,大规模染制,万一出现色差或者质量问题……” 赵师傅也是面色凝重。 “配方虽然已经初步确定,但是新工艺大家还不熟练,而且对于火候时间要求更为精细,日产20匹难度很大,而且很难保证每一匹颜色都一样。 况且,现在天气热,煮好的染料两三个时辰就会褪色,需多次煮料,单缸的有效浸染次数每天四次,染缸温度高,中午要避热一个时辰,产能再降。 即使多个缸同步浸染,布料也需要晾晒到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固色,若是这十天内天气不好,遇到阴雨天,晾晒周期延长……” 苏瑾脑海中的项目系统自动启动,一行提示适时出现: 【如果大批量,染料的稳定性,温度控制,人手配合都是问题。苏总,必须立刻启动标准化生产流程。】 小李的技术指导来了。 但对于赵师傅的提出的难题,一点没解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