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太爷冷哼一声,将卷宗放在桌子上,抬头看向苏瑾,“依你看,此事当如何处置?” 苏瑾知道老太爷这是一个考验。考验她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分寸。 苏瑾早已深思熟虑,从容答道: “回祖父,钱三两证据确凿,其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家族利益,绝对不可以再留,孙女以为,应该立即将其革职,追缴其私吞款项,并送官查办,以儆效尤!” 苏老太爷垂着眼皮听着,没有发表意见,示意她继续。 “至于胡管事,” 苏瑾语气稍微缓和, “他监管不力,玩忽职守是事实,但是与钱三两共同贪墨的证据不充分,若是一并严惩,恐引人非议。若被说成因为孙女改革染坊被清算,有些不好。” 苏老太爷抬抬眼皮,这个孙女确实不傻。 “哦?那你待如何?” 他问。 苏瑾继续说处理意见。 “孙女建议,把胡贵调离染坊,明升暗降,安排一个无足轻重的闲职。让他远离核心业务。” 老太爷沉吟片刻,缓缓道: “把钱三两送官,会让全城人都看我苏家的笑话,知道我苏家治家不严,内部管理混乱……调离吧!” 苏瑾微微一愣。两人都是调离? “钱三两,把他打发到北边矿上去做个苦力管事。” 老太爷语气平淡, “在那里他翻不起浪花,是死是活,看他造化。这,比送官更干净。” 苏瑾没有想到老太爷的决定是把钱三两送去挖矿,如果送官可能还有转圜的余地,送去矿场,几乎就是绝路。 “至于胡贵,就依你所言,”老太爷继续道,“明升暗降,调去城郊旧货栈。” “谢谢祖父!孙女明白了。” 老太爷看着她,教导道: “瑾丫头,你要记住,治家如经商,有时候不能只看对错,更要权衡利弊,讲究手段。雷霆手段要有,菩萨心肠也可存。但是最终目的,是为了这个家的稳定和兴盛。” “是,孙女谨记祖父教诲。” 苏瑾从祖父书房出来,这才依礼去给祖母请安,直奔祖母的寿安堂。 考核大捷,于公于私,都应该来向祖母回禀一声。 谢老夫人当初给予的支持和信任,还有赏赐的那批旧布料给她带来的底气。 刚踏入寿安堂大门,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女眷的说笑声,比平日都要热闹许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