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唉——” 询问朱标之死,许易也不禁叹了一口气。 朱标。 大明最稳健的太子。 洪武早年便开始审阅奏折,协理政务,形成了“先太子而后皇帝”的局面。 洪武十年后,老朱更开始幕后指导,为太子掌权铺路。 十五年的监国生涯,彰显宽厚仁德,朱标治国理政能力卓越,当属贤君之列。 若他不死,大明的轨迹也会截然不同。 说不定会像汉朝那般,迎来一个治世。 朱元璋也不用那般大肆肃清勋贵势力… 李善长,太子少师。 徐达,太子少傅。 蓝玉,后期军方第一人,朱标妻舅。 就连造反的朱棣,那都是太子的坚定拥护者。 甚至后世戏言。 太子朱标若是造反,朱元璋非但不生气,还会殷切询问一句。 “造反兵马够不够?” 这地位… 古往今来那些太子都得哭晕在厕所里。 政事处理,权力建构,兄弟关系处理,朱标绝对是老朱心中完美的继承者。 可惜,英年早逝。 死了? 标儿真的死在重八前面? 许易的叹息好似丧钟在敲响,马皇后惊惧得手臂都在痉挛。 完全失去了先前的属于帝后的稳重。 “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薨逝。” 唏嘘的许易继续给解释道: “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也没有统一,不过主要以下几种——” “前两种都是病死,其一说是太子长了背痈,最后风寒和肥胖,导致病情恶化。” “其二,也是后世认可度最多的,说是太子得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所以37岁就死了,这种病你们现在的医疗水平完全没办法。” “第二种死因么,说是被你家老朱吓死的,洪武十五年您和皇长孙得天花去世,太子就只能独自一人面对老朱的暴虐性情。” “太子仁慈,常因为政事见解不同与老朱争吵。” “某次太子为犯人求情,你家老朱大怒说:俟汝有天下为之!” “太子被这话吓得不轻,失魂落魄一头扎进金水河,自那以后就开始大病不起,有记载说,太子坐病悸薨。” “说白了,就是你家老朱太强势太霸道,十几年里太子活得战战兢兢,过于郁闷压抑。” “就这种情况,别说你们古代,我们现代都因为抑郁症死了不少人。” 许易话音刚落。 门外一道身影“咚”地砸倒地,惊叫声随之响起。 “来人!” “快来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