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明为议事,实为敲打! 还要提高官员俸禄? 朱元璋的一反常态,令李善长和胡惟庸有些摸不着头脑。 出宫的长道上,两位身穿一品紫色官袍的大员,正心不在焉,苦思慢行。 “恩公…” 见李善长回神,胡惟庸适才继续说道: “今日皇上似有些反常,莫非是我等何事惹得陛下不愉?” 今日之事虽有关于藩王之制,不可谓不重。 但朱元璋的处理,明显是奔着二人来的。 削权! 两个字已经昭然若揭。 望着胡惟庸装模作样,想试探自己,李善长微妙瞥了他一眼。 陛下意思… 今后,太子协理六部,他二人从旁辅佐。 这已经是直说了! 胡惟庸真的不懂? 说到底,还是他这个左丞相放不下手中的权力。 这几年胡惟庸结党营私,势力越来越大,隐隐有专权之意,他都看在眼里。 他李善长虽也拉帮结派,可到底没干出格的事,多年的君臣,陛下想来不会拿他如何。 李善长语气悠然一叹。 “老夫年逾六旬,早已致仕回乡,陛下不以我老迈,再度委以重任…” “可惜老夫这把老骨头,却是半点都不中用了,回报不了浩荡皇恩。” “子中啊,老夫不比你,你可是风华正茂,如烈日当空,老夫我…却是日薄西山。” 胡惟庸可不敢顺着这话接下去,忙示弱陪笑回道: “恩公说的哪里话,恩公贵为太子少师,又是陛下的萧何,辅国大臣。” “我大明可以没有胡惟庸,可却不能没有您啊。” “如今太子协理六部,正是需要恩公的时候,我还想向恩公多多学习,也好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不知道胡惟庸是听懂自己前话的意思,还是故意装没有听到… 陛下意思已经够清楚,该让路就得让路,李善长并不想与胡惟庸搅浑水,忽然扶着铜缸坐了下来。 “恩公?您这是?”胡惟庸看了看周围,不解其意。 李善长口中急喘着粗气,无力敲击大腿,“唉,这腿真一天不如一天了,老夫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子中啊,还是你先行出宫回去,老夫在这歇息歇息…” “恩公我…”胡惟庸欲言又止。 “走吧…走吧…”李善长摆了摆手,随即靠在铜缸上闭眼休息。 “……”。 心有余而力不足? 去年才娶了一房小妾,狗屁的没力! 见李善长拒绝,胡惟庸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只好拂袖悻悻离去。 偷瞄了一眼,见胡惟庸离开,李善长适才缓缓起身。 “烈日当空,如何不是引火自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