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二丫局促的接过书,小声道:“我不识字……” 私塾不收女子。 大户人家会设立家塾,聘请教书先生到府中授课,如此,女子才有机会识字读书。 农户人家挣钱艰难,别说请教书先生,一大家子拼了老命,都不一定供得起一个学子。 说实话的,她很羡慕可以读书的人。 比如王秀才,他身着儒衫,侃侃而谈的模样,真的很吸引人。 沈二丫意识到自己又想起了王秀才,连忙甩了甩头,想将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驱散。 沈清越察觉到沈二丫低落的情绪,抬手拍了拍额头,她竟一时忘了古人大多不识字,当即话锋一转:“我教你识字怎么样?” 沈二丫睁着圆眼,眼神是赤裸裸的怀疑:“哥,你没上过学堂,真的识字吗?” “小看我了吧。”沈清越微微一笑,从灶中取出一根未燃尽的木枝,又寻来一张草纸,一笔一画写下一个规整的字。 “冯栓子年幼时,读过两年私塾,我跟他学的。” 沈清越为了让识字的行为不显突兀,便把冯栓子拿出来当借口。 沈二丫心里的疑惑消退,崇拜的望着沈清越:“哥哥自小就聪明,只是没有把心思用到正途上,识得一些字,在正常不过。” 沈二丫的注意力转移到草纸上,好奇的问: “草纸上写的是什么字?” 沈清越不紧不慢的讲解:“这个字读‘立’,人活于世,首先要自己站稳,我们女子不是天生的附庸,若能做到自立,必不逊于儿郎。” 沈二丫惊奇的张着嘴:“哥,你这话有些离经叛道,女子向来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我听说富贵人家的小姐,还要学习《女诫》、《女训》,比咱农户人家讲究得多。” 沈清越为古代女子默哀一秒钟,强调道:“别人学不学我不管,你可别学那些没用的东西。” 沈二丫不太懂,却还是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沈清越再次握起木枝,重新写了个‘立’字:“你仔细看我写一遍,待会儿可以用草纸练习。” 沈二丫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完,自己拿起木枝尝试模仿,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十分丑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