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真是野鸭蛋?” 一个大妈不放心的问道。 “对。” 陈蔓儿觉得这是无意义的对话,但她还必须给对方以肯定的回答。 “这个蛋好像有些不一样。” 一个看上去就有些挑剔的大妈发现了其中有些蛋似乎跟野鸭蛋有区别。 “您眼力真好!” 陈蔓儿先夸奖了对方,然后解释,一指背篓里的骨顶鸡,“那是骨顶鸡的蛋,骨顶鸡和野鸭一样,肉质鲜美,富有多种营养,它们的蛋虽然有差别,可营养价值都是一样的。” “鸡蛋才五分钱一个,你这个野鸭蛋也太贵了。” 另一个大妈皱起了眉。 “鸡蛋的营养价值根本不能跟野鸭蛋相比,而且鸡是家养的,野鸭可是要到芦苇荡里找。大妈,我们也是很辛苦的。” 陈蔓儿有些不耐,也有些委屈。 “好啦,你们要不要?不要就回去,别为难人家小丫头!” 问路大妈有些不高兴了,觉得有些姐妹扫她面子了,“来,丫头,给我来十个野鸭蛋,一只野鸭和一只骨那个什么鸡。” “骨顶鸡!大妈,我这里没称,但我在家称过,每一只都是2斤以上,只多不少,如果回家不够称,你来找我!” 陈蔓儿接过对方的钱,帮着把蛋捡入对方的兜子里,将一只野鸭和一只骨顶鸡也放了进去。 “丫头,大妈信得过你。” 问路的大妈笑眯眯地走了。 陈蔓儿将钱收进口袋的时候,表情一僵。 她慢慢地将手抽出来,发现除了刚才收的钱外,兜里还有两块钱和二两粮票。 陈蔓儿的眼眶有些发热,这一定是张金花给她塞的。她深吸一口气,扼止住将要流出的眼泪,看向下一位大妈。 有了第一个试吃螃蟹的人,自然就有了第二个。 蛋好说,是论个卖,可是野鸭和骨顶鸡都有些不好说了,不是每个人都轻易相信别人了。 当然,陈蔓儿也没骗她们,她的手极有准头,都是挑着两斤以上的野鸭和骨顶鸡抓的。 不过很快的就打顶了僵局,那个问路大妈拿着一个弹簧称过来了,这下事情就解决了,蛋和野鸭、骨顶鸡全都卖了。 “谢谢大妈,多亏了您这杆弹簧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