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铭并不忙着赶路。 苏婉晴身子骨弱,经不起急途奔波。 他吩咐车夫放慢速度,每行两三个时辰,便寻一处驿站或镇子歇脚。 到了晚上,更是从不露宿,必定寻一家干净的客栈住下。 起初,苏婉晴还为这花销心疼不已,几次想要劝说夫君节省一些。 “夫君,我们……我们可以吃些干粮的,不必顿顿都在店里……” 她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鲜鱼汤和白米饭,小声地提议。 顾铭却只是给她盛了一碗汤,放到她面前。 “你的身子要紧,必须养好。” 他看着她,眼神认真得不容置喙。 “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才是根本。听话,多吃点。” 苏婉晴便不再说话了,只是默默地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喝着汤,眼眶却有些发热。 半个月的路程,走得不疾不徐。 这期间除了照顾妻子,顾铭的时间几乎都用在看书上。 他将书箱里的典籍一一取出,潜心研读。 有着前世现代社会的见闻,如今再看这些古文典籍,许多前身觉得晦涩难懂之处,他竟能以一种全新的、更宏观的视角去解读。 那些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文字,而是一个个可以拆解、分析、重构的模块。 这种通透感,让他更加的孜孜不倦。 而苏婉晴,则在这半个月的细心调养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充足的饮食与安稳的休憩,让她蜡黄的脸上渐渐泛起了健康的红润。 身形虽依旧纤弱,却不再是那般风吹即倒的单薄模样。 她的话依旧不多,但眉眼间的怯懦与不安,已经被一种安宁与恬静所取代。 偶尔,她会借着客栈窗外的光,为顾铭整理书卷,指尖拂过那些文字,眼神中珍惜缱绻。 …… 当一座雄伟的城池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天临府,到了。 马车驶入城中,与乡野的宁静截然不同,扑面而来的是鼎沸的人声与繁华的景象。 高大的牌楼,鳞次栉比的商铺,车水马龙的街道,以及街上行人那远比安河县百姓精致的衣着,无一不彰显着府城的富庶与气派。 苏婉晴隔着车窗的纱帘,怔怔失神。 这里,便是她未来要生活的地方吗? 顾铭按秦安的指点,让车夫将马车停在了一家名为“秦记丝绸”的店铺前。 他递上信物,店铺的掌柜立刻恭敬地将他们请入后堂,并派人飞速去通报。 不多时,一位看起来四十出头,身穿灰色棉袍,眼神精明的男子便匆匆赶来。 “可是顾长生公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