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一个符文,都蕴含着一条完整的天地法则,是与天地沟通的桥梁,是承载‘道’的文字。”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了张灵玉的身上,那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一丝身为术士的骄傲。 “而凡俗异人界的通天箓,据老朽所知,其精髓在于一个‘快’字,在于对符箓形态的极致模拟,讲究的是以术驭道。” “此法虽强,却终究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恕老朽直言,这位小道长,身怀雷法,气息虽纯,却阴阳相冲,道心似乎也非中正平和之相。 老朽担心,以他的心性,强行修习我派的《云篆天书》,非但无法领悟其中真意。 反而会因道法冲突,心魔丛生,最终,只会玷污了我派祖师的无上传承。”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点出了通天箓的“弊端”,也含蓄地指出了张灵"玉心性上的“缺陷”,让人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张云渊闻言,心中却是一片了然。 他知道,这老家伙说的,不无道理。 张灵玉的阴五雷,至阴至柔,本就与寻常道法有冲突。 而通天箓的便利性,确实也让他对符箓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画”的层面,而非“悟”的境界。 这,也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他要的,不仅仅是让张灵玉学会《云篆天书》,更是要借天书派这块磨刀石,来磨平张灵玉心中的棱角,让他真正地,明悟符箓大道的根本。 张云渊没有急于反驳,只是淡淡地扫了那传功长老一眼,那眼神,平静,却仿佛能洞悉一切。 他看向张灵玉,问道:“灵玉,你怎么看?” 张灵玉上前一步,对着那传功长老,郑重地行了一个道家稽首。 “前辈所言极是。” 他并未因对方的质疑而有丝毫动怒,反而坦然承认了自己的不足,“晚辈所学雷法,确实阴阳不调,修行通天箓,也确实只重其形,未悟其神。” “但,道无止境,学无先后。 晚辈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弥补自身之不足,追寻更高层次的符箓大道。” “恳请前辈,能给晚辈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这番不卑不亢,直面自身缺陷的态度,让那原本还一脸严肃的传功长老,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可的赞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