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落座,热气腾腾的铜锅很快就端上来。滋滋冒着泡的锅底驱散了室外的寒气,也让两兄弟之间的沉默多了一点缓冲。 周译开口:“上回在临城县见到你,我还跟母亲提过。我说,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你家玩,周婶烙的饼最好吃了,又香又脆。咱们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事,你直说就是了。” 周凡抿了抿唇,局促地点点头,却没有立刻开口。 炭火在铜锅里“哔哔剥剥”地响着,雪后的王府井街道上,人流和车流熙熙攘攘,映衬得屋内格外安静。 周凡的目光有些失神,凝视着窗外,良久,才缓缓开口: “小译,我……我前段时间,回了一趟秀水村。”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村里跟以前,变化太大了。主要是……是人的那股精神劲儿,完全不一样了。” 周凡说着,眼神渐渐亮了:“现在村里都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了。地还是集体的,但分给各家各种。大家伙儿只要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那剩下不管打多少粮食,就全都是自己的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法子,村里的乡亲们,一个个干劲都满满的。以前出工磨洋工、在地头晒太阳的懒汉,现在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谁都想趁着这好政策,多刨点粮食,让家里日子好过一些。” “这确实是好事情。”周译点点头,深有同感。他注视着周凡,心里隐隐有了猜测,笑着试探道:“那你这次回去,是不是……也有什么想法了?” 周凡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像是在给自己鼓劲。 “我在县城的国营饭店后厨,也干了快一年了。”他慢慢地说,“那地方,人来人往,什么人都有。我手脚不停地干着活,耳朵也没闲着。听那些机关里的干部聊天,听他们说深圳,说广州,说政策……有时候他们的话我只听懂一半,但我能感觉到,这个时代,真的要变了。变得……变得我快不认识了。” 他停顿了几秒,抬起头,目光灼灼地落在周译身上。那目光里有惶惑,有挣扎,但更多的是一种压抑不住的、几乎颤抖的渴望。 “小译,我……我不想被落下太多。我不想……不想跟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最后那句话,他的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铜锅里“咕嘟咕嘟”的翻滚声吞没,却沉重得像一块巨石,狠狠砸进周译的心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