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大乾第一狠人》
第(1/3)页
果然,林承宗的瞳孔微微收缩,虽然极力掩饰,但端着茶杯的手指还是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许。
他干笑两声:“多谢大人提醒,老朽定当谨记,严加约束下人,绝不敢与任何不法之事有所牵连。”
“如此最好。”秦牧站起身,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生意人,求的是财,但更要明白,有些财,碰不得。安稳,才是最大的福气。
林家主是聪明人,想必不用本官多言。”
他这话,已是近乎直接的警告。
林承宗连忙起身,躬身道:“大人金玉良言,老朽铭记于心!”
离开林府,坐在回驿馆的马车上,秦牧闭目沉思。
林承宗的老练和戒备,在他意料之中。
这次拜访,主要目的不是拿到证据,而是敲山震虎,让林家乃至其背后的潘世仁知道,钦差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他们,并且掌握了一定的信息。
这种心理上的压力,有时比直接抓捕更有效。
秦牧的主动出击,果然激起了连锁反应。
首先,潘世仁不再“卧病”,而是主动递上拜帖,前来驿馆“汇报工作”。
他带来了厚厚一叠卷宗,声称已加派人手清剿太湖匪患,并对近年来余杭府的盐政情况做了“详尽”说明。
将所有问题都推给了“流窜作案”和“吏员无能”,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言辞恳切,态度恭顺,但眼神深处的那抹阴冷,却逃不过秦牧的眼睛。
其次,秦牧安排在驿馆周围的“眼睛”回报,监视的人手明显增加了,而且更加隐蔽和专业。
同时,章山派去太湖沿岸继续侦查的“獠牙”队员回报。
他们似乎遇到了另一股不明身份的探子,双方在湖边发生过几次短暂的、未直接接触的对峙和追踪,对方显然也是行家里手。
“是太湖帮的人?还是潘世仁圈养的其他力量?”
章山分析道,“他们在反侦察,在摸我们的底。”
更麻烦的是,城中和周边开始出现一些不利于秦牧的流言。
有的说钦差大人年轻气盛,在临渊府得罪了太多人,现在又想来找余杭府的麻烦,是想搞垮整个江南官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