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背着田玉兰刚进院子,就传来了一阵浓郁的饭菜的香气。 院子里支起了个三个临时灶台,王淑芬头发用一块蓝底白花的头巾包得严严实实,站在大锅前用加长铲子扒拉着锅中的菜,几个妇女围在案板前,有的切菜,有的和面,有的剁肉,叮叮当当的声响混着说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张婶子熟练地往大铁锅里倒油。油热了,她将裹着面糊的茄盒放进去,滋啦一声,金黄的油花溅起来,香气直往鼻子里钻。茄盒在油锅里翻滚,渐渐变得金黄酥脆。 灶台另一边,田母正在蒸扣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厚片,码在粗瓷碗里,淋上酱油,撒上葱姜蒜。蒸笼里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脸,却遮不住她眼角的笑意。 看见李山河背着田玉兰走进了院子,王淑芬赶紧扒拉了两下锅,盖上了锅盖,迎了过来。 “你个倒霉孩子,折腾玉兰干啥,不知道还带着伤呢啊,我都心思吃饭给她送过去了,就你瞎折腾,赶紧带你媳妇儿进屋上炕,然后你出去借几张大桌面,马上开饭了,麻溜利索的,霞子,别吃了,进屋陪你嫂子去。” 躲在灶台后面的李山霞露出了个小脑袋,手里还捧着刚出锅的茄盒往嘴里塞着,烫的龇牙咧嘴的,一边朝着屋里走,顺便又要了两个茄盒给田玉兰。 将田玉兰扶到了西屋炕上,“媳妇儿,我去忙了啊,小妹儿,陪着你嫂子啊!”李山河转身出了门。 “嫂子,你吃,嘎嘎好吃,都给你吃,我都快吃饱了。”李山霞递过了茄盒,又爬到炕上,从针线盒里拿出了噶了哈,“嫂子,你先垫吧垫吧,一会就吃饭了,咱俩欻噶了哈玩。” 李山河来来回回好几趟,总算借齐了桌椅板凳,在院子里摆了两张大桌。 饭菜也差不多好了,王淑芬站在院门口放好了水盆,又拿出了一块夷子,招呼大家过来洗手吃饭。 众人嘻嘻哈哈地围过来,洗了手,纷纷落座,众人自觉落座,岁数大的一桌,年纪轻的一桌。几个妇女像穿花蝴蝶似的,端着盘子在各桌之间穿梭,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摆上了桌。 辣椒炒肉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红彤彤的辣椒配上嫩滑的肉片,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小鸡炖蘑菇的香味更是勾人,浓厚的鸡汤上漂着油花,蘑菇吸饱了汤汁,咬一口鲜得掉眉毛。 最惹眼的还是那一盆盆苞米面饼子,金灿灿的堆成了小山。这是排骨土豆炖豆角的主食,用大铁锅烙出来的,外皮酥脆,里面却软糯香甜。我偷偷掰了一小块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 凉拌菜也不含糊,黄瓜丝、干豆腐丝、白菜心,淋上香油和醋,清爽解腻。当然也少不了油汪汪的鸡蛋酱和绿油油的蘸酱菜。男人们已经围坐在桌前,举起了酒杯。妇女们还在忙活着上菜,脸上却都带着笑。 就在这时,院门口晃进来三个熟悉的身影——彪子、三驴子和二愣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