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福寿堂的内里,和外面看起来一样讲究。 一进门,一股淡淡的檀香和艾草混合的气味便扑面而来,让人心神不自觉地一静。 屋子很深,光线有些昏暗。迎面是一架巨大的紫檀木多宝格,上面摆放着一些看不懂名堂的瓷器和摆件。 地上铺着青灰色的方砖,擦得一尘不染。 正对门口的墙上,挂着一个巨大的“寿”字,笔法雄浑,气势磅礴。 一个穿着藏蓝色对襟棉袄,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坐在一张八仙桌后,手里端着一个紫砂茶壶,慢悠悠地品着茶。 他就是这福寿堂的主人,远近闻名的老裁缝,人称“寿衣张”的张万年。 刚才那个叫阿炳的青年,此刻正恭恭敬敬地站在张万年身后,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李山河一家十几口人涌进来,瞬间让这宽敞的堂屋显得有些拥挤。 张万年抬起眼皮,浑浊但精光内敛的目光,缓缓地在李家众人身上扫过。 他的目光很慢,像是在打量一件件物品,最后,落在了为首的李山河身上。 “是你们,要给老人做衣服?”他放下茶壶,声音不疾不徐。 “是,老先生。”李山河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家里的四位老人,都年过花甲了,我们做小辈的,想提前给备上,讨个福寿绵长的彩头。” 说着,他将身后的李宝财、张桂枝、李宝成、刘玉芬四位老人,一一请上前来。 爷爷和三爷都是战场上下来了,对这地主老财左派的寿衣张根本不假辞色。 奶奶年轻的时候本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放到早年间,这寿衣张跪下福礼都够呛能见到奶奶一面,所以更看不上。 唯有三奶,紧张的抓住了三爷的衣角,三爷呵呵一笑,拍了拍老伴的手背以示安心。 张万年的目光在四位老人身上停留了片刻,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 “嗯,儿孙孝顺,是好事。” 他顿了顿,又将目光转向李山河,语气平淡地说道:“不过,我福寿堂有福寿堂的规矩。” “老先生请讲。”李山河心中了然,这种有真本事的人,有点脾气和规矩,再正常不过。 张万年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 “第一,我这只做六十岁以上老人的装老衣服。不到岁数的,给多少钱,我也不做。这是积德,不是生意。” “第二,选料、量身、裁衣,都得由我亲自来。我不满意,或是主家挑三拣四,这活儿,我不接。” “第三,”他看向李山河,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做这身衣服,讲究的是一个‘孝’字。钱,得是儿孙辈自己挣的干净钱。来路不正的钱,沾了腥的钱,我不收。因为那样的钱做出来的衣服,压不住福,反倒折寿。” 这三条规矩一说出来,屋子里顿时一片寂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