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那先生一声“落!”,八个抬着棺材的壮汉,也就是所谓的“八大金刚”,齐齐发出一声低吼,脚步沉稳地走上前。 为首的,正是村里的张二大爷和孙大爷。他俩经验丰富,在这队伍里头,就是定海神针。 “一、二、三,走!”张二大爷扯着嗓子喊着号子。 八个人同时发力,粗壮的棺绳被绷得笔直,那口黑漆漆的沉重棺材,被稳稳地抬了起来,缓缓地移向棚子下方。 李山河站在不远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他虽然不是头一回见识这种场面,但每一次看,心里头都还是有种说不出的震撼。 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传承。 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尊重。 “慢点,慢点……好,往下放!”孙大爷在一旁指挥着,眼睛死死地盯着棺材和坑沿的距离,生怕出一点岔子。 棺绳在坑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听得人牙酸。 棺材一点一点地,被平稳地放进了墓坑里。 “咚!” 一声闷响,棺材底儿和坑底铺着的高粱秆接触,稳稳地落在了那七枚铜钱之上。 成了。 几个抬棺的汉子都松了口气,额头上全是汗。 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最是考验力气和配合,精神得高度集中。 那先生等棺材落稳了,又跳下坑去,围着棺材走了一圈,嘴里念念有词。 李山河离得远,听不清他在念叨什么,但看他那神神叨叨的样子,估计是些送别祈福的话。 他跟上回朱大脑袋下葬时请的那个先生,路数完全不一样。 那个先生,又是撒米又是烧符的,动静搞得老大。眼前这个,虽然也神叨,但动作却简单利索得多,透着一股子高深莫测的劲儿。 李山河心里头暗自琢磨,一个先生一个令儿,老话果然没毛病。 那先生在坑里捣鼓了半天,又用罗盘对着棺材头和棺材尾比划了一阵,确定了方位分毫不差,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从坑里爬了上来。 他走到常老三跟前,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