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了。 索恩和凯恩他们黑着脸,一言不发。 巴克则瘫坐在一旁的弹药箱上,双手胡乱插进头发里。 被耍了!又特么被耍了! 这群杂碎压根就没想今晚决战,第一次只是佯攻,为的是激起他们都怒火和恐惧。 他们甚至都没有真正露面,就兵不血刃地摧毁了大军的全部士气。 混蛋! …… 次日,《旧金山纪事报》的头版头条,用史无前例的超大号字体,刊登了一则新闻: 《圣拉斐尔的黎明屠场:平克顿亲手射杀二十八名被俘探员!》 副标题更为辛辣: 《“狼獾”行动队全灭!——死于友军之手。爱尔兰匪帮的致命玩笑,美国最伟大侦探社的世纪耻辱!》 那张占据了半个版面的照片,更是触目惊心。 在惨白晨光下,扭曲的尸体堆积在泥泞中。 近景特写给到浸泡在黑血里的平克顿徽章,显得更为刺眼。 群众哗然! 一场地震,在舆论界猛烈爆发。 在旧金山的太平洋联盟俱乐部里,一个铁路公司的董事面色铁青:“一群废物!一群领着高薪的FUCKING废物!这就是艾伦·平克顿给我的保证,他们被一群土豆贩子牵着鼻子走!” 在萨克拉门托的州政府大楼里,威廉·欧文州长的秘书,将报纸递了过去。 州长只看了一眼标题,就气得差点把桌子掀翻! 在旧金山南部的爱尔兰海峡贫民区,一家肮脏酒馆里,酒保大笑着把《纪事报》的头版用钉子钉在了吧台后的镜子上。 短暂的沉默后,酒馆爆发出近乎癫狂的欢呼和跺脚声。 平克顿的声誉,在一夜之间,跌入谷底! 人们震惊的不是匪帮的残忍,在西部,残忍只是标配。 真正让他们震惊的是平克顿的愚蠢! 读者们在酒馆、在俱乐部、在理发店里,激烈地讨论着。 “大名鼎鼎的平克顿,六十个精锐被全歼,现在又亲手杀了自己二十八个俘虏,这群人是不是都被吓傻了?哈哈哈!” “我听说他们派了三百人过去,加上民兵有八百人,八百人被爱尔兰人耍得团团转!” “说真的,这群爱尔兰人的智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他妈的高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疯狂滋长。 曾经那个不可战胜、无所不知的平克顿之眼,如今,成了全美国最大的笑柄。 在爱尔兰劳工们正在为胜利欢呼时,旧金山蒙哥马利街的豪华办公室内,气氛截然相反。 “FUCK!” 帕特里克·奥马利,航运巨头,爱尔兰裔移民中爬得最高的精英之一,正将那份《纪事报》揉成一团,愤愤砸向地面。 “这群没脑子的土豆贩子!” “他们以为这是在都柏林街头朝英国佬扔石头吗?这是美国!这是生意!” 坐在他对面,正在擦拭金丝边眼镜的银行家菲茨威廉,脸色同样阴沉。 “帕特里克,冷静,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论这群悍匪是谁,这群人正在把我们二十年来的努力,一把火烧光!” “他说的没错!” 另一个在场的威士忌进口商补充道:“上周,我在太平洋联盟俱乐部,南太平洋铁路的科尔顿就在场。” “他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他这辈子再也不会雇佣一个爱尔兰员工!” 奥马利的办公室再次陷入沉默。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大饥荒的烂泥里爬出来。 靠着比美国人更狠、更无情的手段才坐到了今天的位置。 他们早已抛弃了那些同胞,将自己视为主流社会的一员。 现在这群来自北加州的野狗,正在把他们打回原形。 “主流社会,呵!” 菲茨威廉冷笑着:“他们永远不会真正接纳我们,但他们至少会容忍我们,只要我们能带来利润,可现在,我们成了麻烦!” “最大的麻烦,是那个该死的丹尼斯·科尔尼!” “一个煽动暴民的蠢货而已!” 菲茨威廉厌恶地哼了一声:“他那些华人必须滚的演讲,已经让我们的生意很难做了!” “现在,他又被这群匪帮营救,还他妈的被搜出了人头!他就是个政治瘟疫!” “他把我们爱尔兰人的脸,都钉在了耻辱柱上!” 奥马利面色阴沉,一字一句道:“我们和这个国家的割裂,已经无法弥合了。” “只要科尔尼还是爱尔兰工人领袖,我们就都是匪帮同伙!” “那怎么办?” “怎么办?切断联系,立刻!” “菲茨威廉,你起草一份声明,用我们商会的名义,公开谴责这伙悍匪的暴行,称他们是爱尔兰民族的耻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