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知道吗,学校给我们‘游戏机厅四人组’布置了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 苏言言在门内屏住了呼吸。 “要求我们四个,在期末考试中,全部进入全年级前三十名。这是一场‘雪耻仗’,我们必须把它打得漂亮。” 苏言言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为黄子沫用的“我们”和“必须”这两个词。 “可是,”黄子沫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类似于作战计划遇到瓶颈时的困扰,“我们现在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盟友。没有你,我们的‘仗’很难打。” 接着,她的语气转为一种清晰的、带着信任和期待的询问,穿透了厚厚的门板: “苏言言,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吗?” 没有质问“你为什么躲起来”,没有安慰“没关系我们不怪你”,更没有同情“你好可怜”。黄子沫用一种超出年龄的智慧和同理心,将一场个人情绪的困境,巧妙地转化成了一个需要集体力量共同面对的“挑战”。她把选择权,郑重地交还给了苏言言自己。 门内,苏言言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汹涌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自责和绝望。那个叫黄子沫的女生,明明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脸上可能还带着伤痕,却能用如此平静而有力的方式,来敲她的门,给她递上一根走出愧疚漩涡的绳索,邀请她重新归队。这种包容和温暖,比任何指责都更让她无地自容,也比任何安慰都更让她想要勇敢起来。 门外,黄子沫说完后,便安静地等待着。肖立远和林冲也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那扇紧闭的房门。客厅里一片寂静,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和每个人紧张的心跳声。 几秒钟后,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门内传来极其轻微的、“咔哒”一声——那是门锁被轻轻转动的声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