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一个老板则说得委婉些:“北北啊,你家糖是好,就是……这市场上现在说法有点多,顾客问起来,我们也不好解释。你看……是不是也考虑适当调调价?” 价格试探,舆论打压。赵北北心里明镜似的了。这不是偶然,是“福顺昌”这个地头蛇,开始亮爪子了。对方没直接打上门,用的都是些不上台面的小动作,但招招都冲着她的根基而来——口碑和渠道。 晚上,赵北北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桌上摆着一包她让王嫂特意买回来的“福顺昌”的经典冰糖和酥糖。包装朴实,甚至有些土气,但分量扎实,糖体晶莹。 她掰了一小块冰糖放进嘴里。甜,是那种直白、猛烈、甚至带点霸道的甜,是老一辈人熟悉和依赖的味道。和她的雪糖那种清润回甘的层次感完全不同。 压力像无声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内部刚刚理顺,外部的挑战就接踵而至。对方是老字号,有根基,有渠道,有价格优势,甚至能在舆论上轻易地给她这个“新来的”贴上“不长久”、“不靠谱”的标签。 她不怕竞争,但她清楚,自己这点家底,跟人家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马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走了进来,轻轻放在她桌上。“先吃饭。天塌下来也得吃饭。” 赵北北没什么胃口,但还是拿起筷子。 “听说‘福顺昌’找麻烦了?”马婶在她对面坐下,脸上带着忧色,“那厂子,年头久了,镇上不少人在里面干过,关系盘根错节的。他们要是成心挤兑,咱……” “我知道,马婶。”赵北北打断她,声音有些低沉,“咱们根基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