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八月初,早晚的风里就悄悄捎上了一丝凉意,吹在脸上,提醒着人节气的流转。赵北北盯着日历上那个越来越近的圆圈——中秋节,心里活泛开了。 这可是个大日子,走亲访友,馈赠礼品,是规矩,也是人情。线上订单虽然火爆,但过节,总得有点不一样的仪式感。 她看着仓库里那些包装各异的雪糖、山楂烙、秋梨膏,脑子里冒出了个念头:能不能把它们凑到一块儿,弄个“赵氏糖坊”专属的中秋礼盒? 这想法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了。她立刻把马婶、王嫂、李姐召集到一块儿,开了个小会。 “中秋礼盒?”王嫂最先响应,眼睛放光,“这主意好!咱把咱最好的糖都装进去,弄个大的,卖贵点!” 马婶比较务实:“凑是能凑,可怎么个凑法?总不能胡乱塞一盒子吧?得有个讲究。” 李姐小声说:“包装……也得换换吧?过节嘛,得喜庆点。” 赵北北点点头,拿出纸笔,一边画一边说:“我想好了,咱们弄个三件套。雪糖,寓意生活甜蜜;山楂烙,开胃消食,代表团圆饭吃得香;秋梨膏,润肺去燥,应对入秋的天气。这三样凑一起,有名头,也实用。” “这名头好!”马婶首先赞同,“听着就吉利!” “包装呢,”赵北北继续道,“咱还用咱们的复古风格,但底色用深红或者暗金色,显得贵重。上面印上月亮、玉兔的暗纹,应景。” “那得找苏晴他们设计吧?”王嫂问。 “对,我回头就联系她。”赵北北说着,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提出了一个最关键,也最大胆的想法:“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每个礼盒里,咱们附上一张手写的祝福卡片。” “手写?”王嫂瞪大了眼,“那得写多少?咱这几个人,不得写断手?” “就因为是手写的,才显得珍贵!”赵北北语气坚定,“现在啥都是打印的,冷冰冰的。咱们一笔一划写上去的,哪怕字歪歪扭扭,那也是一份心意向顾客传递的温度和独一无二的祝福。买咱糖的,多是送人的,这份心意,比糖本身还值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