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终于,某一日东窗事发,颂帝大怒,谢清晏被捕入狱,遭受凌迟之刑,身死刑场。 谢家满门抄斩。 至此,真相方才大白。 只有期间远嫁外地的谢家女儿活下来……得知真相后,痛彻心扉,自知误解父亲。 后来这位谢家女多次帮助民间的“反颂复周”势力……那就是另外一条剧情线了。 李明夷在某一条剧情线中,曾遇到过谢家女,从她那里得知了许多谢清晏的情报。 因此,谢清晏才成为了他第一个想要收下的臣子。 此前还不敢确定,他是否会出现在今日,直到听到这个名字。 …… …… “是他……” 昭庆公主恍然,眸子里流露了然之色,对门口的喧闹便不意外了。 李明夷望过去,只见门口一道穿着官袍,身材清瘦,头戴乌纱,容貌英俊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的两侧鬓角很长,沿着脸颊向下延伸,如同勾勒脸型的两条墨线。 行走间,便有一股气度油然而生。 “呵,我道是谁来了,原来是京中清流,谢清晏,谢永安。” 席间一名官员出声高声道,眼神带着几分奚落。 “谢兄竟也会出现在这里,难得,难得,往日不是向来不愿与我等聚会?今日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哈哈。” 另外一名官员捋着胡须,端坐席间,眼神戏谑。 更多人没有开口,却都默契地停下交谈,望过来,脸上挂着快意、鄙薄的神采。 按理说,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原本南周的旧臣,皆投靠了颂帝,都是叛徒本不该有尊卑贵贱。 怎奈何,谢清晏以往极不合群,以清流著称,立下了君子的人设。 其余官员自认庸俗,苟全性命,明哲保身,也都说得过去。 可你谢清晏这般的忠君爱国的君子,怎么也归降了? 这种反差,顿时令席间大多数投降的官员生出了一种奇妙的“道德优越感”。 大意是: 我的确是小人,但总比你姓谢的一个伪君子强! 奇怪的胜负欲…… 就连戴祭酒与庄侍郎,也都好整以暇看了过来。 而迎着无数道鄙薄,嘲弄的目光,谢清晏面无表情,只是一步步踩着木板走进来,无喜无悲的模样。 他无视了其余人,视线在宴席间一扫,而后径直走到昭庆公主面前,抬起双臂,拱手行礼: “大理寺少卿谢清晏,见过殿下。” 他的语气也很平静,仿佛对外人的评判皆不在意。 同时,却也没有讨好的意味,用四个字来描述,就是“不卑不亢”。 “不是,一个叛徒他神气个什么……” 李明夷隐约听到,身后有宾客低声嘟囔,但他扭头看去时,又寻不见来源。 昭庆公主漂亮的脸蛋上绽放笑容,语调柔和: “谢少卿可算来了,外头天寒地冻,且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接着,这位天骄贵女竟亲自拎起茶壶,倒了一杯给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