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略显颠簸的车厢内,李明夷也露出笑容,颔首道: “谢大人不必挂念,陛下一切安好。这次却是劳烦你过来了。” 谢清晏故作不悦,低声道: “你我同为陛下效力,何必言谢?”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清晏的到来,自然是李明夷早埋伏的手笔。 他昨日得知庄安阳发出邀请函,确定今日行程后,便趁着夜色,通知了谢清晏,交待他的任务,便是进入来老宅抓人。 敢于如此,在于他有强大的自信,可以搞定庄安阳。 至于举报的百姓,也确有其人,不过是李明夷找了个讼棍,给了对方几个钱,要他午时去大理寺检举罢了。 之所以大费周章,也是防患于未然。 按照李明夷最初的计划,因庄安阳无法自理,故而,只能以惹恼对方,主动被抓的方法,创造与之独处的机会。 但如何令庄安阳信任他的身份?就需要公主府来人做“背书”。 这也是他安排熊飞回去叫人的缘故。 若一切正常,他说服庄安阳后,会让庄安阳绑自己出去,而公主府的人出面拦截,将他救出去。 既证明了身份,方便结盟。 也能让他顺理成章脱离庄安阳的掌控,恢复自由身。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变数,就是这段时日,始终暗中跟踪他的太子手下。 李明夷无法预料,今日行动是否会引来太子的人,这是个变数。 但他必须将之计算在内,否则东宫的干预会引发不可知的后果。 所以,他思来想去,选择让谢清晏出手一次。 按计划,若太子的人没有横加阻拦,谢清晏可伺机选择,抓人,或者碍于公主身份,将此事揭过。 两种方案都说得通,可随机应变。 若太子的人出马了,谢清晏则需要出手破局。 至于徐夫人的出现,的确是个意料之外的变数,太子的亲自出马也超出了李明夷的预料。 但好在,因后手的存在,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 谢清晏面露担忧: “李先生,我知晓你此番行动,必有深意,我也无意询问事情原委,你也不必告知我。只是,今日这一闹,太子若插手进来,大理寺内,我终归不是主官,头上还有个上司,等会进了衙门,只怕难以回护你。” 李明夷微笑着摇头: “谢大人不必担心,太子不会插手此事的,甚至若我预料不错,连你的上司也会避嫌,将此案全权交给你。” 谢清晏愣了下,奇道: “会这样吗?” 李明夷双眸似洞悉了一切,笑着解释道: “谢大人当知道,太子此人,酷似伪帝,伪帝多疑,太子同样多疑。而多疑的人,凡事都喜欢想多一层,这样的人很难缠,因为疑心病重,会一次次试探你,但若抓准其软肋,也好应对。” 顿了顿,他耐心说道: “就说今日之事,太子事后复盘,必然认为,谢大人你乃是公主府想法子叫过来的,可众所周知,大理寺是太子的地盘,呵,太子或许会怀疑谢大人你与昭庆公主私下有关联,但即便如此,也无法解释,为何偏偏要让大理寺来查处此案。” 谢清晏一怔,露出思忖之色。 他亦是绝顶聪明之人,很快有所明悟,道: “所以,因这一层疑虑,所以太子会往多了想,他肯定不会相信今日是巧合,至于这是昭庆挖的坑,想要抓住庄安阳罔顾律法的罪行,来压制庄家,压制庄侍郎…这个最浅显的陷阱,则更会加重他的猜疑。” 李明夷笑着颔首: “没错,所以他会以为,这是第一层,而昭庆的真实目的,在第二层,也就是在大理寺……这样一来,他就会对向大理寺伸手格外忌惮,因为他会担心,这里头藏有诡计,是否真正的目标是他? 而非庄家? 况且,归根结底,今日的事并不大,无非是我与庄安阳的矛盾,太子何等身份?何必冒着风险,非要在这个节骨眼,让我吃苦头?” 谢清晏恍然大悟,赞叹道: “所以,你表面在第一层,太子会想到第二层,而实际上你在第三层。” 李明夷笑了笑。 他想说,谢大人你还是想的浅薄了,他今日的意图,又何止三层? 只是很多事,没必要与对方说。 可转瞬,谢清晏又皱起眉头,察觉到华点: “李先生此计,的确精妙,洞悉了伪太子的性格,可如此一来,却岂不是将自身置于危险中? 你也说了,太子极为多疑,你近日本就声名鹊起,今日之后,太子岂非更要怀疑你,调查你?而一旦暴露……” 这是经不起查的! 李明夷笑容不改,淡淡道: “可我若是故意让他调查我呢?” 谢清晏一愣。 李明夷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谢大人,我如今藏在敌营,可谓步步杀机,想要一直低调,隐藏是不现实的。我固然可以不起眼,但那就意味着,我无法参与很多事,无法成就大事。 所以,或早或晚,我必然进入伪太子,乃至伪帝的视野之中! 既然这是逃不掉的,那与其躲躲藏藏,时刻警惕小心着,每天都要留意暗中有无跟踪者,不如索性捅开天窗,将自身的疑点明晃晃摆出来,让对方查个透! 只要他查不出,那今后,我行事反而会轻松容易许多!” 景平的身份,经得起查吗? 其实很难说。 脸上的面具固然天衣无缝,乃神品之作,但李明夷很清楚,这个世界里还存在着其他的,可以调查身份的方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