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的志向很高远,但越是高远的目标,越需要坚实的根基,你说你想投身到国家建设的核心洪流,这个想法值得肯定。”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国家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不等陈捷回答,他便继续说道: “我给你提几点建议吧,你刚才提到了时代,提到了国家战略,如果你真的对这些感兴趣,我建议你,从今天起,换个方式读报纸。” “不要只看标题和新闻,要去读《人民日报》的社论,读《求是》杂志的评论员文章。要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文章背后的逻辑、导向和意图。” “什么时候你能从这些文章里,读出未来一年的政策走向,你的思想才算真正跟上了国家的步调。” “你是院学生会的副主席,这个职务不是一个荣誉头衔,而是一个锻炼你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的平台,不要总想着办一些热闹、华而不实的活动。” “多思考,多沉淀,尝试着组织一些有思想深度、能引发同学们共鸣的活动。比如,结合你刚才说的,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能不能做点什么?这既是工作,也是一种实践。”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抓好你的专业学习,无论你未来走向哪个岗位,扎实的专业知识,永远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钱,你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要保持下去。” 张玮说完,便不再多言,只是平静地看着陈捷。 他一句话都没有提“中央选调生”,没有透露任何内部消息,只是给出了几条看似平常的建议,比如读党报党刊,做好学生工作,搞好学习。 但在陈捷听来,这几句话就够了。 张玮没有直说,但每一句话,都精准踩在了“中央选调生”考核核心要点上! 他是在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告诉陈捷,你的想法我收到了,你的资格我也认可,但你之前表现出的锋芒和傲气,让我对你还有保留。 现在,我给你指明了方向,也划出了考纲。 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行动。 你能不能达到标准,能不能进入我的推荐名单,全看你自己的表现。 陈捷深深地站起身,对着张玮,郑重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谢谢张老师的提点!学生茅塞顿开,一定谨记在心,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玮坦然地受了这一躬。 这个聪明的学生听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