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行!”林南东像是下定了决心,“那你就在旁边听着,我们先碰一下思路,然后你负责把我们的讨论,整理成一个详细的大纲,记住,只是大纲!” “是,谢谢林处!”陈捷心中一喜。 这是林南东给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 抓住了,他就能在这个地方,站稳脚跟。 抓不住,他就会被彻底打回原形,继续当一个端茶倒水的透明人。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文稿二处的核心笔杆子们,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头脑风暴。 “我认为,开头必须先引述首长关于社会治理的最新指示精神,这是定调子。” “主体部分,要分成三块,第一,是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和成绩,第二,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权责不清、资源不足,第三,是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要实,不能空,我建议提三条: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技术赋能,完善保障机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路的火花不断碰撞。 陈捷坐在一旁,没有插话,只是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但他记录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的发言。 他的大脑,在以一种超高速的方式运转着。 陈捷将这些碎片化观点,与自己脑海中,来自未来几十年后,关于基层治理的成熟理论体系,进行着迅速的融合、重构、提炼。 一个小时后,讨论结束。 林南东看着自己白板上乱七八糟的关键词,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对陈捷说道: “听明白了吗?去吧,把我们刚才说的,整理成一个条理清晰的大纲,尽快给我。” “好的,林处。”陈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将整个文章的结构,从标题,到引言,到每一个分论点,再到结尾,完整地演练了一遍。 半个小时后,他睁开眼睛,眼神中一片清明。 陈捷拿过一张稿纸,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半个小时后,一份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标题惊艳的详细提纲,摆在了林南东的面前。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三治融合——关于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林南东只看了一眼标题,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