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应该的,应该的。” 陈捷走进房间,苏晴立刻迎了上来: “陈捷,你……” “没事。”陈捷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眼神,“一点小事,我去去就回,你在家好好待着,照顾好我爸妈。” 他又跟父母简单解释了几句,只说是县里和市里对自己写的建议很重视,找他去开个会。 陈大有夫妇虽然还是云里雾里,但看到县长都亲自上门了,知道这是天大好事,连连催促儿子赶紧去,别让领导等急了。 十分钟后,陈捷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便装,坐上了那辆黑色奥迪。 汽车发动,缓缓驶出陈家村。 车窗外,父母和苏晴的身影,在夜色中越来越小。 陈捷回头望了一眼,然后转过身,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 车厢里,气氛有些安静。 赵礼星坐在陈捷身边,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个年轻人。 从上车到现在,陈捷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或者兴奋,平静得就像一潭古井。 这份养气功夫,让赵礼星心中暗暗称奇。 “陈捷同学,不介意我问一下吧,那份报告,真的是你一个人完成的吗?”赵礼星终于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 陈捷笑了笑: “报告的框架和主要观点,确实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思考,但里面也借鉴了我们学校一些教授的学术成果,算不上完全原创。” 这个回答非常高明。 既承认了是自己主笔,又没有把功劳全部揽下,将成果归功于学校教授,显得谦虚而严谨。 “了不起,了不起啊。”赵礼星由衷地赞叹,“我很好奇,你一个法学生,怎么会对农村的基层治理问题,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报告赵县长,我本身就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对农村的情况,有一些切身体会。”陈捷回答得滴水不漏,“另外,法律是治国之学,而国家治理的根基在基层,所以,关注基层,本身就是我们法学生的应有之义。” 赵礼星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有些事,点到为止即可。 过度探究,反而会引起对方反感。 一路无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