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蒋镇长,我并不是想妨碍你的工作,更不是故意卡这个纺织工业园的项目。” 他放下茶壶,转而拿起那份项目报告,继续说道: “恰恰相反,我认为你提出建设纺织工业园这个思路,非常好,非常有远见。” “安宜镇的纺织业,散、乱、污的问题由来已久,如果能通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把它们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治污,这绝对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蒋海山目光一动。 陈捷叹息道: “我之所以把这份报告打回去,不是因为项目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这份方案,做得还不够好,它还配不上你最初那个宏伟的构想,也配不上我们安宜镇‘改革先锋镇’这块金字招牌。” “你想想,那些投资商,为什么要来我们安宜镇投资?” “不就是看中了我们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产业配套,高效的政府服务,还有我们安宜镇这块金字招牌所带来的各种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吗?” “我们把最好的资源,最优惠的政策,全都给了他们,可以说,是把他们当成财神爷一样供着。” 陈捷顿了顿,又道: “可他们一边享受着我们提供的各种红利,一边却连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都不愿意承担。” “一份合格的环评报告,需要花多少钱?几万?几十万?对于一个投资六千多万的项目来说,这算钱吗?” 事实上,前期的污染预防,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真正烧钱的,是后期对污染的治理,那几乎要花十倍百倍的代价去挽回污染带来的种种社会损失。 它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还是一笔关乎生活质量、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等多维度的民生帐。 但环保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被重视,总觉得这是以后的事,以后再想办法解决。 说到底还是短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