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有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此时就是群计群策的时候,你的法子要是好,能派上用场,朕会重重地奖赏你。” “臣以为,朝廷当把土地租给那些来自大阆的流民。” “租?”这个提议让万敛行感到新鲜,“他们是逃难来的,哪有银子出租金呢?” “等粮食丰收时,让他们拿粮食顶租金,我们奉乞打开粮仓也不要白白施舍这些人,让他们去官府领粮食,领走多少,回头田地有收成的时候,我们就收回多少,这样既解决了流民的民生,也保证了我们奉乞没有任何的损失,几年下来,我们奉乞的荒地不仅变良田,人口也会极具扩充,一举两得。” 万敛行的手,一下下的在龙椅的扶手上敲击着,“办法虽然简单,但是奏效,数日来,朝臣集思广益,没有一个对策是合朕心意的,倒是你今日一言点醒了朕,此法甚好,你可愿为朕排忧解难?” “臣,在所不辞。” 万敛行再次颔首,此人果然不是草包,“好,朕提拔你为监察御史,你以后为朕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治理流民,你可能胜任?” 宋挺之看看自己那条瘸腿,又看看风神俊朗的万敛行,忽地想起了自己辞官的那份奏折还在万敛行的手里,他有些难堪地说:“皇上,臣辞官了。” 万敛行随手拿起宋挺之早上派人送来的请辞奏折,又随意地丢回龙案上,“朕知道你要请辞,不过只要朕没准奏,你就还是我奉乞的官吏。” 有几个人是真心想要辞官的。 宋挺之虽然清高,但是这么快就晋升到从五品,以后还可以日日参加朝议,这是他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心愿,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平步青云了,这么好的机会他哪里舍得错过,倘若他不识时务,不仅会惹怒皇上,回家他也没法跟他的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交代,可是他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压在心头,不说出来,他无法安心当监察御史,“皇上,太子他……” 提起程攸宁,万敛行摆了一下手,“你既然受了太子的六脩之礼,那就是太子的老师,你当从一而终,把太子教好,让他成材,反之,你就是借词卸责,聊以塞命。宋挺之,君子当有教无类,身为先生不应该挑学生吧,朕看你不是个玩忽职守、敷衍了事之人,太子太保一职,你说卸就卸,未免过激唐突了,太子还不至于那么难教吧。” “太子不难教,上进好学能吃苦,只是太子殿下看不好在下。” 想想第一次去太子府吃的闭门羹,还有太子重伤他的那些话,字字都是诋毁,句句都戳在他的痛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