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会场内顿时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众人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与震撼。 “老天爷!八千万!十万间房!五百座小厂!二十座中厂!四座巨厂!这…这真是平地起惊雷啊!”汤玉麟率先嚷道,激动得直搓手。 “基金会…真乃神人也!此乃再造东北之伟业!”袁金铠捻着胡须,连连赞叹。 “好!太好了!有了这些工厂,咱东北的娃娃们就不愁没活干,咱的枪炮子弹也能更便宜、更足量!”于学忠兴奋地看向张汉钦。 张作相沉吟片刻,问道:“树翰,这工期…尤其是中、大型工厂,时间是否过于紧迫?如此浩大的工程,建材、工匠、设备运输,皆是难题。” 王树翰点头:“辅帅所虑极是。工期确实极紧,尤其是中型厂需跨冬季施工,大型厂涉及复杂基础与设备安装,难度极大。我已会同专家初步评估,按常理,工期确有延误风险。”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与些许担忧中时,主位上一言不发的张汉钦,内心却如遭重击,掀起滔天巨浪! 张汉钦心里暗骂:该死!我之前只顾着在华尔街股市里滚雪球,想着多赚一分是一分,却忘了最关键的时间! 大萧条一至,全球机器设备白菜价,技术人才任我挑选,但若到时我连厂房、地基都没准备好,如何能最快速度吃下这波红利? 每拖延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历史机遇!就是削弱一分未来应对危机的底气! 真是贪小利而忘大局,因小失大! 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和自责感涌上心头。 ———————————— 张汉钦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电,瞬间压下了全场的议论声。 “工期太长!” 张汉钦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王秘书长,重新调整工期目标:” “所有中型工厂,必须在明年二月底前,全面完工!” “大型工厂,必须在明年四月底前,具备设备安装条件!” “什么?!” 这下连王树翰都惊呆了,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少帅!这…这不可能!中型厂提前两个多月,大型厂提前近半年!” “这…建筑材料供应、熟练工匠数量、冬季施工效率、设备定制周期…这些都是硬约束!” “强行赶工,非但成本激增,更有严重质量与安全风险!请少帅三思!” 众人也纷纷面露难色,觉得这个命令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张汉钦目光扫过众人,他知道必须说服他们,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争分夺秒。 他身体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语气斩钉截铁,抛出了最终的解决方案: “我知道有困难!但这不是商量,是命令!是关乎我东北生死存亡的战略命令!” “你刚才说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一个字:钱!” “那就加钱!用钱击穿所有困难!” “我即刻以个人名义,再向基金会申请追加五百万美元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此项计划!”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王树翰和负责建设的常荫槐等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