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作相感慨:“三十万人,月薪十二块…这摊子铺得是大,花钱如流水啊。尚清,务必盯紧,莫要生出冗员。” 于学忠插话:“养一个文员的钱,快顶我一个精锐兵了!” 刘尚清立刻回应:“于军长,此言差矣!” “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政务乃保障补给、稳固根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张汉钦:“刘老言之有理!下一项,继续!” ———————————— 阎庭瑞言简意赅: “少帅,债务与准备金,预算 220万美元,占比 2.8%。” “债务利息:30万美元。” “仅为少量国内借款利息。” “战略风险准备金:190万美元。” “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动资金。” 于学忠:“才留这么点准备金?是不是太冒险了?” 阎庭瑞从容应答:“于军长,我财政年收入逾8000万,以上各项支出总和仅7210万,年盈余达790万!” “此准备金仅为第一道防线,真有事,盈余可随时顶上。” ———————————— 秘书长王树翰进行最终总结: “少帅,诸位!全年总收入8000万,总支出7210万,盈余 790万美元!此结构,彰显我东北财政三大特点:” “其一,军费绝对优先(62.4%),一切为备战!” “其二,行政高效集约,三十万人员薪资虽高,但人均效能远超关内。” “其三,最为关键者,” 王树翰声音拔高, “我东北三千三百万人口,年人均财政支出近10现洋!(2.5美元)” “而关内诸省,人均不过2-3现洋。” “我等人均支出是彼之近五倍,却因机构精简、杜绝中饱,办成了他们十倍之事!” 会场一片寂静,被这清晰的账目和巨大的投入所震撼。 ———————————— 张汉钦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背对众人。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猛地敲在地图上关东军驻扎的“旅大”地区。 “790万的盈余…很好。” 他声音低沉,转过身,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全场, “可这钱,躺在库里,变不成飞机大炮,变不成能征惯战的兵!” 他话锋陡然一转,抛出那个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的问题: “现在,告诉我——咱们有了钱,有了枪,也有了人。” “要用多久,要扩多少兵,才能把这地图上所有不该有的颜色,彻底抹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