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会议室内的气氛在于学忠报出那一连串骇人听闻的装备数据后,陷入了近乎凝固的沉默。 那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化作了沉甸甸的、几乎能压垮人神经的钢铁洪流。 张作相那句“吞金的巨兽”的叹息,和刘尚清、袁金凯关于钱从何来的终极疑问,如同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 ———————————— 端坐主位的张汉钦,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将众人的震撼、兴奋、担忧尽收眼底。 他微微侧首,看向身旁一位一直沉默记录、气质精干的中年人。 “宜春,” 张汉钦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清晰而平稳, “你把咱们这‘吞金兽’,到底有多能吃,给诸位叔伯算一笔简单的明白账。” 被点到名字的总装备处处长李宜春立刻起身。 “是,少帅!”李宜春扶了扶眼镜,手中没有教鞭,只有一份薄薄的文件夹,但语气却比于学忠更具穿透力。 “诸位长官,于军长方才所言甲种师之装备。依最新采购及自产成本核算,武装一个甲种师,仅装备采购及开办费,一次性需投入约191万美元。” “多少?!”汤玉麟第一个吼了出来,眼睛瞪得溜圆,“191万?还是美元?!折合近800万现大洋!这…这够老子养多少兵了!” 李宜春面不改色,语速平稳如账房报账:“汤司令,此乃明细。其中:步兵轻武器,41.5万美元;支援重武器,38万美元;装甲车辆,41.5万美元;其他装备及开办、弹药基数,70万美元。” 他每报一项,在场不少人的眼角就跳一下。 这些数字,像一把把冰冷的匕首,戳破了先前因宏伟蓝图而产生的兴奋感。 万福麟掰着手指头,喃喃道:“191万…咱一年盈余加常南京送的那点,也才将将1000万…这…这也就刚够武装五个师?还不算往后每年的维持耗费!” “福麟兄算得是明账。” 张作相深吸一口气,看向张汉钦: “汉钦,这账…算得老夫心惊肉跳。好是真好,贵也是真贵啊!” ———————————— 张汉钦微微颔首,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吟不语的杨宇霆: “邻葛兄,依你之见,我这191万美元换来的铁拳,砸向真正的强敌时,效果几何?” 杨宇霆早已深思熟虑,他缓缓站起身,踱到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 “少帅,诸位。宜春兄算的是内账,学忠兄列的是家当。然则,国之重器,非为自赏,乃为杀敌!” 他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我且问诸位,我东北之心腹大患,最大之假想敌,为谁?” 他自问自答,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旅顺、大连的位置, “关东军! 而其战力之核心,便是其常设师团!” 他转过身,面向众人,语气变得极其严肃: “于我甲种师,吾深研其编制战法。恕我直言,若以一个我甲种师,对决日军一个常设师团……” 他刻意停顿,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胜负之数,恐在四六之间,我四,敌六。甚至三七!” “什么?!” 于学忠眉头紧锁,几乎要出声反驳。 汤玉麟、万福麟等人也面露不服。 杨宇霆抬手虚压,继续道: “非我长他人志气!日军常设师团,兵力近两万五千,其炮兵联队拥三十六门七五野炮、十二门九一式105毫米重榴弹炮!” “其火力投射总量、持续作战能力、兵员补充体系,皆远胜我单一师团!” “我师轻火力虽优,然战场非仅百米内之搏杀。日军可凭其绝对炮优,于我自动步枪射程外,便予我重大杀伤,摧毁我后勤枢纽。” “我若主动进攻,则更易陷入其炮火陷阱。” ———————————— 张汉钦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沉稳如山,压下了所有的议论和担忧。 “邻葛之论,深得我心。” 他站起身,缓缓走到那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背对众人,目光如炬,凝视着旅顺、大连那片被红色标记浸染的区域,以及其背后广阔的朝鲜。 “然则,诸位可曾想过……”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杨宇霆脸上。 “我为何要倾尽所有,打造如此昂贵之铁拳?” “我扩军之根本目的,非为与日军在旷野进行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 他手指猛地敲在旅顺、大连的位置,发出沉闷的响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