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民国十九年,七月二十日,凌晨五时十五分。 辽东半岛以东海域,黎明已至。 天际泛起鱼肚白,将海平面染成一片铁灰色。 ———————————— 晨光刺破夜幕,照亮了下方修罗场般的景象: 数十艘日军运输船和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正像一群困兽般在海面上挣扎。 而天际,东北空军的战鹰已完成集结,如同发现猎物的隼群,即将发出致命一击。 ———————————— 此时的海面能见度已非常高。 从北京时间4点45分太阳跃出地平线开始,经过半小时的黎明过渡。 此刻光线充足,足以让飞行员清晰分辨舰船的型号甚至甲板上的装备。 这对需要精确轰炸的东北空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优势。 ———————————— 而日军朝鲜军所属的约60架老旧战机(包括川崎八八式侦察机、中岛甲式四型战斗机等)未能参战的原因也在于此: 这些飞机缺乏现代仪表,几乎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 在深夜至凌晨的登陆作战中风险极大且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根本未被纳入首波进攻序列。 ———————————— 他们未曾料到,东北空军在高志航、李桂丹、刘粹刚等将领的带领下。 竟敢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毅然起飞,并成功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他们迎头痛击! ———————————— 高志航的P-12座机盘旋在舰队上空约2500米的高度。 通过SCR-135电台,他与刘粹刚、李桂丹进行了最后确认。 "粹刚,桂丹,最后确认一遍:我战斗机群先行俯冲扫射,吸引敌防空火力。 一旦敌舰火力被调动,你的轰炸机群立即俯冲,首要目标—— 所有大型运输船,尤其是'关东丸'和'朝鲜丸'!务必一击必杀!" "明白!轰炸机群已准备就绪,就等你们撕开缺口!" 刘粹刚沉稳的声音传来。 "志航,我这边两个大队也已就位,保证把那两艘轻巡洋舰看得死死的!" 李桂丹的声音带着决绝。 高志航深吸一口气,推动操纵杆: "所有战机注意!行动!" ———————————— 刘粹刚亲自率领的第一波20架柯蒂斯B-2“秃鹰”轰炸机。 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啸声,向最大的目标—— “关东丸”号运输船进行俯冲。 这艘排水量近万吨的巨轮上,挤满了超过3000名日军士兵。 甲板上固定着75mm四一式山炮、105mm三八式榴弹炮,甚至还有几辆八九式中型战车。 ———————————— 刘粹刚的领航机首先投弹。 4枚500磅炸弹带着死亡的尖啸垂直落下。 一枚近失弹在右舷爆炸,激起的水柱比船桅还高。 紧接着,另外两枚炸弹直接命中船体中后部甲板! ———————————— “轰!轰隆——!” 毁灭性的爆炸将堆放的弹药引爆,连锁反应使得整艘船后半部被炸开巨大缺口,烈火冲天而起。 那几辆战车像玩具一样被抛起,然后砸进海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