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走进屋内,慕珩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这是许天笙带来的。” 闻言,沈之念上前打开圣旨,在看到上面的内容后,简直气笑了。 “他们这是不把北疆往死路上逼,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见圣旨写着,说大昭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城池,面临饥荒,国库空虚,皇上甚为烦恼。 得知北疆有千万斤粮仓,特命许天笙将其带走,用以救治整个大昭子民。 其他百姓是百姓,北疆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 北疆饥荒,饿死十几万百姓,朝廷无一人过问,如今一听说有了粮食,便想要据为己有,说的可真是冠冕堂皇。 沈之念若不是从京城来的,差点就信了。 国库空虚?那也是皇上贪图享乐,下面那群朝臣不务正业所致,关北疆何事。 国库充盈时,北疆享受不到,国库空虚,倒是想起北疆了。 这圣旨皇上还真有脸,写的下去。 “王爷如何想的?” 只看着圣旨上的内容,沈之念便觉气愤。 “想要粮食,自然是没有的,本王说了,北疆有粮,也愿意救大昭所有的子民,只要他们愿意来北疆,可想要将粮食带出北疆,想都不要想。” 慕珩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那这不是在违抗圣旨吗?皇上会不会派兵攻打北疆。” 粮食不能给,可现在也不能让北疆被围攻。 “这就要看许天笙了,如今他是皇上和朝廷的眼线,他回京如何说,便决定了皇上如何做。” 慕珩如此说着,眼中却闪过一抹厉色。 “他…他是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这是沈之念给出的最中肯的评价。 “他为百姓着想,可并不代表着,他会为北疆的百姓着想,倘若他将粮食带走,那便可以救更多的百姓,他自己也能升官发财,得百姓爱戴,如此好的机会,他会愿意放弃吗?” 慕珩眉眼微挑,“人性是复杂的,你又怎么知道,他这半年没有变化呢。” “我…” 沈之念不知道如何反驳,半年的时间,确实有可能改变一个人。 可是… “他是一个拎得清的人,他知道北疆对大昭国的重要,他不会想要让北疆灭亡的。” “但愿吧。” 慕珩叹息一声,“无论他如何选择,本王都能应付,就算真的被围攻,本王也不惧怕。” 第(2/3)页